各地争做“鸿蒙第一城”,抢夺万亿生态入口
第一财经·2025-06-23 17:39
鸿蒙生态发展现状 - 鸿蒙开发者数量已超过800万,目前有3万多鸿蒙应用和元服务正在开发与更新 [1] - 个人开发者案例:九七软件开发者李尚儒通过一款"日出日落时间"元服务实现年收入400万元,已开发二十多个产品 [1] - 鸿蒙生态设备数量超10亿台,被华为视为打开万亿产业蓝海的关键 [5] 地方政府对鸿蒙生态的扶持政策 - 东莞设立30亿AI专项基金和300亿半导体产业支持政策,松山湖已集聚超千家软信及互联网服务企业,相关规上企业累计营收超300亿元 [2] - 上海成为全国首个政务应用鸿蒙化的政府机构,已完成500款本地应用鸿蒙适配,并设立20亿元集成电路基金吸引中软国际等企业落地 [3][4] - 南京在《万亿级软件产业2025行动方案》中明确支持鸿蒙生态,推动400+应用适配,设立专项基金并建设鸿蒙生态学堂、开发者创新中心 [4] - 深圳通过开源原子基金会推动鸿蒙在交通隧道、智慧城市等场景落地,成立"广东省开源鸿蒙智能物联网创新中心"研发机器人操作系统 [5] 鸿蒙生态的开发者环境与商业潜力 - 开发者积极性提升,华为提供全面学习资料并与产业侧联动输送人才 [6] - 鸿蒙生态处于蓝海阶段,个人开发者拥有更多主动性和商业落地可能性,华为投入大量资源支持 [6][7] - 鸿蒙的核心价值在于为创新想法提供商业化路径,而非单纯替代操作系统 [7] 鸿蒙生态的行业覆盖 - 应用覆盖金融、交通、医疗、制造等关键场景 [3][5] - 分布式操作系统能力和多端协同架构被视为地方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入口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