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北地区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有差异,防控如何更精准仍有待探索
第一财经·2025-06-24 16:47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流行现状 - 2025年第24周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监测显示,RSV位列住院严重病例阳性率前三病原体[1] - 自2025年第4周以来,RSV持续占据住院严重病例阳性率前三位置[2] - RSV是全球5岁以下儿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病原体之一[2] RSV的临床危害 -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与密切接触传播[4] - 典型临床表现为喘息、喘憋,部分伴发热,重症可致呼吸衰竭或心功能衰竭[5] - 对早产儿、慢性肺病/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及老人危害更严重[6] - 早产儿因肺泡发育不完善(每日新增20-30万个肺泡),感染后易引发呼吸衰竭需呼吸机支持[6] RSV预防手段 - 全球两种主要预防方法:孕产妇疫苗和婴儿长效单抗[6] - 中国已批准赛诺菲与阿斯利康联合研发的长效单抗乐唯初上市[6] - 默沙东的Clesrovimab注射液上市申请拟纳入优先审评[7] - 西班牙加利西亚自治区通过单抗推广使目标人群住院率下降89%[10] 中国RSV流行特征 - 北方地区流行季节为11月至次年4月[11] - 南方地区呈多峰流行模式,3月、8月、12月出现小高峰[11] - 广东、福建等亚热带地区RSV呈全年散发状态[11] - 研究显示同一传播区域内RSV流行模式类似,可据此制定区域化预防策略[12] 预防策略探讨 - 北方地区可针对流行季集中预防[13] - 热带地区建议每六个月接种一次,但需考虑经济成本[12] - 亚热带地区接种方案仍在讨论中,包括是否需在6个月保护期后补种[14] - 初步观察显示单抗预防未导致后期感染病例显著增加或病毒替代现象[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