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获投公司仅20-30家,为何AI农业发展慢?
第一财经·2025-06-24 20:51
AI农业渗透现状 - AI应用指数今日收涨2 55% 显示市场对AI应用的积极预期[1] - 农业领域AI渗透仍处于试验示范阶段 丰农控股在图像识别 病虫害管理等五方面进行实践[1] - 国内已出现多款农业大模型产品 竞争核心在于数据精准度与场景贴合度[3] AI农业发展的三大瓶颈 - 数据基础薄弱 农业数据分散且缺乏实时收集能力 难以训练可靠模型[2] - 高成本与低ROI预期 智能农机等设备投入大 行业回报周期长[2] - 场景复杂性与信任壁垒 从业者更依赖经验 AI仅被视为辅助工具[2] 农业大模型的技术挑战 - 需解决配方配比 实地操作等精细化能力问题 超越农民经验导向[3] - 环境动态变化导致泛化能力差 如农机自动驾驶存在十厘米误差风险[4] - 与AI医疗相比 农业商业化空间有限导致数据积累不足[4] 政策与行业前景 - 农业农村部提出2028年农业生产信息化率32%的目标[4] - 智慧农业2015-2022年每年仅20-30家公司获投 显示资本关注度较低[4] - 行业预计需10-20年实现重大变革 当前仍需各界持续培育[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