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oboSense 2025机器感知挑战赛正式启动!自动驾驶&具身方向~
自动驾驶之心·2025-06-25 17:54

赛事背景与目标 - 赛事旨在系统性评估机器人在真实场景下的感知与理解能力,推动多模态感知模型的稳健性研究[2] - 面对动态人群、恶劣天气、传感器故障等复杂环境,传统感知算法性能大幅下降[2] - 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全球顶尖研究机构联合主办,并获IROS 2025官方认证[5] 赛事时间安排 - 注册开放时间为2025年6月[4] - 第一阶段截止日期为2025年8月15日,第二阶段截止日期为9月15日[4] - 颁奖典礼将于2025年10月19日在IROS 2025杭州主会场举行[4] 五大核心赛道技术要点 语言驱动的自动驾驶 - 任务要求构建端到端多模态驾驶模型,输入视觉序列与自然语言指令,输出规划轨迹[11] - Baseline模型Qwen2-5-VL需4块NVIDIA A100 GPU,迭代周期约12小时,感知准确率75-5%[16] - 挑战包括多模态融合建模、语言泛化能力及弱感知条件下的鲁棒性评估[17] 社交导航 - 目标实现基于RGB-D输入的移动机器人导航,需符合人类社交规范如避让老人、保持安全距离[18] - Baseline模型Falcon需4块RTX 3090 GPU,成功率55-84%,社交合规指标PSC达89-47[21] - 关键难点包括动态行为建模、非显式社交规则编码及多主体不确定性处理[19] 传感器布局优化 - 首次系统评估LiDAR不同安装位置对3D感知模型性能的影响[23] - Baseline模型BEVFusion-L单卡RTX 4090需16小时训练,mAP达48-8%[28] - 研究方向包括结构对齐模块、Point-to-Ray Alignment Loss等抗视角漂移方法[27] 跨模态无人机导航 - 任务需建立语言描述与俯视图间的语义映射,Baseline模型GeoText-1652检索R@1仅13-6[34] - 核心挑战为空-地视角转换带来的纹理缩放、建筑遮挡等语义对齐问题[33] 跨平台三维目标检测 - 要求3D检测模型在车辆、无人机等不同平台保持性能,Baseline模型ST3D车辆AP@0-5为33-7%[42] - 需解决Domain Gap显著、平台感知对抗机制缺失等跨平台适配问题[41] 赛事资源与奖项 - 提供多源多模态真实场景数据及统一评测平台[13] - 总奖金池超10,000美元,设置一等奖5,000美元及创新奖等专项奖励[42] - 所有完成有效提交队伍均可获得官方参赛证明[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