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5首席策略荟”:聚焦机遇与挑战,业内共探经济趋势与投资策略
第一财经·2025-07-01 16:00

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 - 前5个月累计同比工业增加值达6.3%,固定资产投资1月~5月份累计同比仅增长3.7%,反映支出与生产角度理解宏观经济存在差异 [8] - 建议将物价涨幅目标下调至2%,货币政策需更多使用刺激需求的价格型工具,利率和汇率政策需在下半年大幅调整 [8] - 预计美国经济衰退概率加大,美联储可能降息,若美元走弱将为中国央行调整货币政策创造时间窗口 [8] - 若美联储年内降息两次,国内有望跟进降准降息,但需警惕中美利差对汇率的约束 [8] - 预测下半年降息幅度约30个基点,当前10年期国债与美债利差近3个百分点 [8] - 市场对下半年降息预期幅度在10-25个基点左右,但明年若美联储继续大幅降息,国内可能不再跟随 [9] 科技成长与红利资产 - 近期A股突破年内新高,行情由风险偏好提升和事件驱动主导,上证指数突破3400点年内新高 [11] - 券商、科技等高风险偏好板块领涨,但此次上涨是短期题材催化下的高风险偏好释放,持续性存疑 [11] - 当前处于AI产业周期,下半年应关注科技成长,尤其是AI应用领域如智能驾驶等 [13] - 下半年AI端侧机会值得关注,中国大厂资本开支增长反映AI基础硬件需求强劲 [13] - 建议均衡配置红利资产(如煤炭)与成长股,煤炭板块受益于价格反弹预期,性价比优于银行 [13] - 恒生科技市值占比60%的AI应用标的更具稀缺性,可能成为下半年主战场 [13] 外资与港股机遇 - 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业绩在2024年四季度终结连续13个季度下行,出现转机 [16] - 国内科技领域出现积极变化,如DeepSeek大模型推出,改变外资对中国科技资产看法 [16] - 中国制造业优势和韧性促使大量资金从新兴市场流向中国 [16] - 港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达60%,若认可AI应用是大方向,港股更具优势 [16] - 上半年港股流动性好于A股,南下资金及海外回流资金较多,但下半年汇率因素可能改变资金流向 [16] - A股科技成长类板块年底整体幅度或不比港股低 [16] 新消费趋势 - 新消费领域加速崛起,契合90后、00后等年轻消费主力需求从功能性向情感、社交属性过渡 [18] - 新消费企业通过设计、款式等为产品赋予溢价,满足年轻人对个性、好看等情绪价值追求 [18] - 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共同推动新消费行业增长,95后、00后等新兴消费群体带来新机遇 [20] - 高中教育成为新增关注方向,政策计划扩建1000所学校,利好民办高中学校与高中教培行业 [20] - 情绪消费成为重要增长极,茶饮、宠物经济、IP消费品等通过满足情感投射需求快速发展 [20] - AI技术重构消费场景趋势明显,如AI眼镜产品成熟、AI电商在B2B领域成效突出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