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充电宝登机新规实施第4天,落地情况如何?
第一财经·2025-07-01 23:50

充电宝新规核心内容 - 民航局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标识不清晰或属召回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1][4] - 新规实施后,国内机场通过广播、标识牌、人工检查等多环节强化执行,部分旅客因不合规充电宝被拦截[1][4][9] - 国际航班暂未执行此规定,符合容量要求的无3C认证充电宝仍可携带[2][5][15] 机场执行差异 品牌处理 - 安克、罗马仕等品牌充电宝若不在召回批次且带3C认证,多数机场允许携带,但存在个别机场一刀切现象[1][6][9][13] - 明确受限型号包括罗马仕PAC20-272等4个型号部分批次及安克A1366等8个型号[9] 检查流程 - 北京首都机场:值机柜台提示→安检前预装袋→安检二次核查[4] - 上海虹桥机场:安检入口初查→安检机后复验[9] - 杭州萧山机场:值机询问→预检贴绿标→安检确认[11] 处置方案对比 - 寄存服务:北京首都机场(7天)、厦门高崎机场(30天)、深圳宝安机场(7天)[5][13][15] - 邮寄服务:北京/深圳/厦门等机场提供快递,但安克、罗马仕品牌部分受限[5][13][15][24] - 自弃处理:广州白云机场设专用托盘收集,专业公司统一处置[18] 其他设备政策 - 相机/无人机电池:无3C标识要求,仅需满足额定能量≤100Wh且无鼓包[4][11][15][22][26] - 电脑电池:与相机电池要求一致,无额外限制[11] 容量标准 - 国内航班充电宝额定能量需≤100Wh(约2万毫安/5V),超限需航空公司批准[15][22][26] - 国际航班沿用旧规,容量合规即可,无3C认证要求[2][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