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摩尔线程和沐曦两家AI芯片独角兽企业同时向科创板递交招股书 争夺中国通用GPU第一股 估值均超200亿元 [2] - AI芯片行业需要持续资本投入 两家公司均处于高研发投入和持续亏损状态 急需通过IPO融资 [3] - 两家公司产品与英伟达存在2代技术差距 在国内市场还需追赶华为昇腾系列20%的市占率 [4] - 两家公司背后均有知名投资机构支持 红杉中国同时投资了这两家企业 [4][16][18] - 国内GPU市场规模从2020年400亿元增长至2024年1600亿元 年增速达100% [6] - 华为昇腾系列在国内AI芯片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其产品性能已接近英伟达H100 [21] 摩尔线程 - 由前英伟达全球副总裁张建中创立 专注于市场拓展 技术团队由前英伟达研发人员组成 [6][7] - 四年推出四代GPU架构产品 最新S5000板卡算力超过英伟达A100 但仍落后于H100 [7] - 2023年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 限制其获取美国技术 [7] - 营收从2022年0.46亿元增长至2024年4.38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209% [8] - 累计亏损超50亿元 但亏损逐年收窄 2024年亏损14.92亿元 [8] - 2024年3/4营收来自AI智算 其中集群产品占一半 图形加速卡占1/4 [8] - 研发投入持续高位 2024年达13.59亿元 是营收的3倍 [8] - 计划募资80亿元 用于新一代AI训推一体芯片和图形芯片研发 [8] - 已完成6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五源资本、腾讯投资等 [16][17] - 创始人张建中控制36.36%股权 红杉资本持股4.79% [18] 沐曦 - 由前AMD全球通用GPU总设计师陈维良创立 专注于AI芯片研发 [9][10] - 产品聚焦AI智算中心 推出5种型号训推一体GPU 图形渲染GPU仅1款 [10] - 曦云C500算力达国内第一梯队水平 已实现千卡集群商业化应用 [11] - 未列入实体清单 但依赖境外EDA、IP和HBM供应 [11] - 营收从2022年42.64万元暴增至2024年7.43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4074% [11] - 累计亏损30亿元 2024年亏损14.09亿元 [12] - 2024年训推一体GPU板卡和服务器分别占营收68.99%和28.29% [13] - 研发投入从2022年6.48亿元增至2024年9.01亿元 [13] - 计划募资50亿元 用于新一代通用GPU研发 [14] - 已完成8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经纬创投、葛卫东等 [18][19] - 投后估值211亿元 创始人陈维良持股22.94% [19] 行业格局 - 英伟达中国特供版占据国内70%市场份额 华为昇腾占20% [4] - 海光信息市值从上市1470亿元增长至3200亿元 寒武纪市值两年增长10倍至2300亿元 [20] - 华为昇腾910芯片性能接近英伟达H100 其集群产品性能匹敌英伟达GB200 [21] - 国内AI芯片与美国技术差距正在缩小 [21]
大赢家!红杉投出两家中国GPU独角兽,同日冲刺IPO
创业邦·2025-07-02 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