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动态 - 2025年上半年近40家上市公司及20余名责任人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监管重点落在信披违规、年报虚假记载及未按期披露定期报告等问题上 [1] - 被立案公司中超10家为ST公司,包括ST东通、ST英飞拓等,部分公司如恒立退遭遇多次立案 [1] - 退市公司仍受监管追责,如ST洪涛在退市后因信披违规被立案 [1] 立案原因分析 - 信披违规是主要立案原因,占比超80%,涉及公司如嘉澳环保、锦盛新材等 [3] - 其他违规类型包括财务数据虚假记载(*ST东通、恒立退)、未按期披露定期报告(ST新潮、*ST金泰)、未披露关联交易(洪田股份) [3] - 部分公司被立案时同步披露前期处罚,如嘉澳环保因子公司在建工程未转固定资产导致年报不准确被警示 [4] 公司及责任人双重立案 - 上市公司与实控人/高管同时被立案现象突出,如ST尔雅及实控人郑继平、华扬联众及实控人苏同 [6] - 华扬联众实控人苏同此前因操纵市场被罚900万元并禁入证券市场10年 [6] - 思科瑞因2022年年报多计营收996.04万元、利润753.33万元被责令改正 [5] 多次立案与历史违规 - 嘉澳环保2020年因多份财报虚假记载被罚300万元,2025年再次因信披违规被查 [7] - *ST京蓝2023年因未披露商誉减值被罚,2025年再次因信披违规立案 [7] 被立案公司基本面 - 多家公司持续亏损:嘉澳环保2022-2024年累计扣非亏损超4亿元,资产负债率达80%;华扬联众同期累计亏损超18亿元 [10] - 美晨科技涉多起诉讼,新增涉案金额993.69万元,占净资产9.72% [10] 投资者与退市风险 - 退市公司仍面临立案调查,可能引发投资者索赔,但执行难度较大 [11] - 律师建议加强退市后公司管理,确保信息披露和治理合规以保护投资者利益 [11]
上半年近40家A股公司被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