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6月45项新型储能政策发布,3地发布136细则,7地更新市场规则

储能政策概览 - 2025年6月共发布储能相关政策45项,其中国家层面5项,地方层面40项 [1][2] - 政策类别以电力市场、电价政策、需求响应、发展规划为主,广东和内蒙古发布数量最多 [2] - 38项政策被归类为"非常重要"级别,显示政策支持力度显著增强 [2] 国家层面重要政策 - 国家能源局启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首批试点,涵盖构网型技术、虚拟电厂等7个方向 [4] - 发改委明确跨省跨区电力应急调度定价机制:送出省按市场价+系统运行费,受入省按现货价格上限执行 [4][5] 地方储能发展规划 - 新疆调峰补偿上限从0.7元/kWh大幅下调至0.262元/kWh [6] - 山西阳泉规划2025年新型储能规模不低于100万千瓦,重点推进多个独立储能项目 [6] - 广东2025年拟建新型储能项目209个,总规模41.81GW/84.59GWh,远期需求达800-1000万千瓦 [7] 新能源配储政策 - 河南纳入63个源网荷储项目,总规模360.65MW [9] - 内蒙古取消储能配置规模硬性要求,改为按需配置,新能源利用率要求不低于90% [9] 电力市场改革 - 湖北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江苏允许电网侧储能自愿参与现货市场(报价范围0-1500元/MWh) [11] - 河南对独立储能实施收益保障机制:日均收益不足0.765万元/万千瓦时予以补偿 [12] - 南方区域允许独立储能采用报量报价方式参与现货市场,暂不计算运行补偿费用 [13] 电价机制调整 - 江西分时电价浮动比例最高达80%(尖峰),深谷时段下浮70% [20] - 陕西尖峰电价上浮90%,深谷时段下浮90%,创全国最大浮动幅度 [23] - 天津试点输配电价参与分时浮动,尖峰时段在峰段基础再上浮20% [24] 补贴政策动态 - 宁波前湾新区对用户侧储能顶峰补贴1元/kWh,虚拟电厂额外补2元/kWh [26] - 内蒙古对2025年前投产的独立储能放电量执行0.35元/kWh补偿,已支付近1亿元 [27][28] 新兴领域规范 - 贵州虚拟电厂按售电公司方式结算,发电类虚拟电厂报量不报价参与现货 [34] - 陕西要求虚拟电厂调节容量≥5MW,同一节点≥0.5MW,持续时间≥1小时 [35] - 内蒙古首批独立储能项目清单落地,总规模4.75GW/19.7GWh,2025年计划投产2550MW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