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储能松绑、但中资企业受限、光伏和电动汽车遭重创!美国"大而美"法案生效

法案核心内容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 该法案通过调整税收抵免和补贴政策对新能源与传统能源产业采取差异化对待 其中太阳能和电动汽车产业受影响最大 [1] - 法案废除《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中美国能源部用于清洁能源商业化示范项目的拨款 撤销储能制造设施低息贷款等未兑现资金 [3] - 法案新增10亿美元拨款 明确用于电网可靠性建设 发电设施配套储能 输电基础设施升级 重点支持长时储能技术示范项目 极端气候应对能力建设 偏远地区微电网储能系统 [3] 储能政策调整 - 储能税收抵免延长至2036年 设置分阶段退坡政策:2033年底前开始建设项目抵免100% 2034年75% 2035年50% 2036年以后停止 [4] - 储能ITC补贴时间从2032年延至2036年 退坡幅度减缓 新方案退坡节奏更平缓(25%/50%)相比原计划的逐年大幅削减(20%/40%/60%) [5] - 法案禁止受关注外国实体(FEOC)参与储能项目建设 2025年12月31日后开始建设的储能项目若涉及FEOC则无法享受ITC和PTC [6] 外国实体限制调整 - 新版法案对外国敏感实体的限制有所宽松 允许从外国敏感实体获取的材料成本占总材料成本占比在26-29年低于60%/55%/50%/45% 30年及以后低于40%仍可获得补贴 [7] - 此前版本法案下向外国敏感实体支付的金额超过补贴相关总支出的5%/15%则不可获得补贴的条款在新版法案中被删除 [7] 清洁能源影响 - 法案终止多项清洁能源税收抵免包括新建节能住宅 节能家居改造 家用可再生能源设备 清洁氢气生产抵免也被取消 [9] - 风能和太阳能项目需缴纳年度租金 额外费用成本将加重企业负担 [9] - 分析预测法案或危及全美多达4500个清洁能源项目 威胁数十万个就业岗位 迫使美国家庭在未来5年内每年额外承担数十亿美元的能源开支 [9] 电动汽车产业 - 自今年9月30日起全面取消消费者购买或租赁新电动汽车可享受的7500美元联邦税收抵免以及购买二手电动汽车的4000美元补贴 [10] - 对累计销售超过20万辆符合条件电动汽车的车企补贴将在2025年底提前终止 [11] - 增设条款要求电动汽车车主每年额外缴纳250美元高速公路使用费 估算这笔费用达到普通燃油车车主油税负担的3倍以上 [11] 储能出海挑战 - 中国企业储能电池出货量占全球总量的90%以上 美国至少50%的储能电芯需要依赖从中国进口 [12] - 美国项目开发商为获取储能税收抵免将被迫剔除中国供应链 对于已在当地有产能布局的企业或迫使其出让控股权 [12] - 可能引发全球市场连锁反应 欧盟正在制定类似《净零工业法案》可能效仿FEOC条款 [12] - 未来2-3年将是全球储能产业链重构的关键窗口期 中国企业的应对将影响全球能源转型的进程和格局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