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生”加速进化!两天完成三甲医院两三年诊断量,准确率超96%
第一财经·2025-07-08 00:04
AI医院发展现状 - 清华大学AI医院可在2天内完成三甲医院2-3年诊断量 诊断准确率超96% [1] - 清华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医院 初期依托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试运行 覆盖全科及眼科、放射诊断科等专科 [1] - AI医院构建虚拟医院环境 包含医生、护士、病人等智能体 模拟完整科室运作 [1] AI医生技术进展 - 清华"紫荆AI医生"系统基于闭环式医疗虚拟世界实现快速进化 进化速度可达真实世界上百至上千倍 [4] - AI智能体在患者问诊和病历撰写方面已显现优势 但独立看病仍需长期发展 [4] - 全球领先AI大模型在医疗咨询中存在生成虚假健康信息风险 开发者正完善防护机制 [4] 医疗AI应用挑战 - 通用大模型存在专业知识不足和"幻觉"问题 需开发专用医疗大模型并使用临床级验证数据 [5] - 未公开医疗数据是核心竞争力 但获取面临医院封闭系统的复杂挑战 [8] - 高质量数据决定模型准确性 需解决患者信任度、伦理合规及动态医学知识更新问题 [8] 行业实践案例 - 新华医院联合商汤发布"AI儿童全科医生" 支持家长提问和图像上传获取建议 [7] -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开发心脏病专家数字分身 模拟真人医生互动场景 [7] - 中文医疗语料缺乏且分散 医院需加强数据治理构建基础数据库训练垂类模型 [8] 未来发展方向 - AI智能体暂不具备独立医疗决策能力 医生仍需承担最终责任 [9] - 需提升AI智能体对人类意图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最终实现创新研究功能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