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详解“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下半年重点还有哪些?
第一财经·2025-07-08 13:56

财政政策力度与特点 - 2025年首次提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率提升至4%左右,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达11.86万亿元,同比增加2.9万亿元 [2] - 广义财政支出前5个月达14.5万亿元,同比增长6.6%,支出超过收入3.3万亿元,同比增幅46.5% [4] - 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前5月社保、教育、医疗三项民生支出占比41.1%,科技支出增速6.5%高于整体 [6] 政策工具与执行效果 - 上半年国债发行7.9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发行5.5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进度达42.7%,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49.1%快于去年同期 [6] - 财政政策前置发力,通过"两重""两新"政策(重大战略、重大工程、新基建、新型城镇化)带动消费回升和制造业投资高位运行 [3][7] - 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拉动内需,基建投资保持较高增速 [3][7] 下半年政策方向 - 预计全口径广义财政空间剩余超7万亿元,包括赤字余额4.03万亿元、专项债2.24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7450亿元 [13] - 政策将向新质生产力倾斜,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制造业升级及"卡脖子"领域,同时加强稳就业和基层"三保" [10][11] - 可能"三箭齐发":上调赤字率、增发专项债及超长期特别国债,并探索增量政策如生育补贴、房地产稳定基金等 [14] 经济支撑与挑战 - 上半年经济韧性源于财政政策协同发力,但下半年面临关税战冲击出口、消费刺激效应边际放缓、房地产持续调整等压力 [9] - 财政收支紧平衡,需动态调整预算对冲外需下滑风险,并推动国资收益改革补充社保资金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