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集体失速!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现状 - GPS(GE医疗、飞利浦、西门子医疗)在中国市场集体失速,2024年飞利浦中国收入两位数下滑,GE医疗中国区营收同比下滑15%,西门子医疗中国地区营收下滑14% [1][5] - 全球贸易摩擦对GPS造成显著冲击:西门子医疗预计2025年关税影响2亿至3亿欧元,飞利浦预计损失2.5亿至3亿欧元,GE医疗预计影响3.8亿美元 [4] - 跨大西洋供应链受关税战影响,GPS被迫加速区域化策略,中国仍是飞利浦全球供应链中心 [4][7] 中国市场挑战与应对 - 2025年飞利浦预计中国市场仍将有中高个位数下滑,竞争加剧与价格压力持续 [5] - GPS中国区高管更迭:2024年7月刘令接任飞利浦大中华区总裁,2025年7月宋为群接任GE医疗中国总裁 [5] - 本土企业崛起(如联影医疗、东软医疗)加剧竞争,价格战与创新压力并存 [14] 本土化战略深化 - 飞利浦95%以上产品已实现中国本土生产,包括无液氦1.5T磁共振,但CT球管等核心部件仍依赖进口 [7][8] - GE医疗推进"全面国产"战略,与西部超导合作实现超导线国产化,提升供应链韧性 [9][10] - 飞利浦计划通过生态合作实现100%本土化,刘令强调需培训人才与建立生态体系 [8][10] 长期市场机遇 - 中国老龄化与慢病需求增长(如心血管、肥胖症)带来持久市场机会 [14] - GE医疗持续加码中国投资:2024年成都工厂发货回旋加速器,上海投资3.8亿建产线,天津投资5亿建磁共振东半球总部 [15] - 飞利浦调整竞争策略,聚焦细分领域("三千弱水取十瓢"),并任命首席竞争力官强化产品创新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