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我不再爱Labubu了”
创业邦·2025-07-16 11:44

Labubu现象的核心分析 - Labubu从冷门IP发展为全球顶流潮玩,2024年5月在中国市场突然引爆热度,形成由外而内的传播路径[102] - 该IP同时具备情绪价值与投资属性,粉丝群体呈现两极分化:真爱粉年均消费达30万元用于收藏,普通玩家则陷入"口红效应"式消费[18][98] - 泡泡玛特通过四种稀缺性策略运营IP:隐藏款概率稀缺(1/144)、全球限量发行、区域限定款式、突袭补货机制[121] 粉丝生态演变 - 早期粉丝社区以换娃/送娃为主,2024年转变为"全民黄牛"状态,二手平台溢价普遍达原价4倍(如8万元收藏成本对应2万元原值)[10][16] - 典型用户行为包括:专门房间陈列(新疆用户)、跨国扫货(澳洲中国黄牛)、改造品相(杭州用户夜间改娃)[38][74][48] - 社群规则异化出现"反黄牛"极端倾向,甚至攻击正常交易用户,导致核心粉丝流失[15][83] 商业运营模式 - 泡泡玛特2025Q1业绩显示:中国收入同比+95%-100%,海外收入同比+475%-480%,推动市值达3400亿港元[129] - IP联动策略成效显著:VANS联名款二手价达3.6万元,可口可乐联名款成为国际社交货币[94][127] - 拍卖市场创造标杆案例:薄荷绿色Labubu拍出108万元,买家年龄跨度从9个月至80岁[107] 行业影响与挑战 - 形成完整产业链:包括限量抢购(99元盲盒转卖439元)、娃衣定制(600元/套)、补货信息付费社群(预测准确率超90%)[64][52][69] - 国际扩张面临瓶颈:欧洲快闪店引发午夜排队,但盗版问题日益严重(海关查获量"抓不完")[124][134] - IP生命周期争议:早期版本二手价曾跌至20元(原价69元),当前热度被部分从业者归因于运气因素[10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