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绿电直连实施方案核心要点 项目类型及适用范围 - 有序推进4类绿电直连项目:新增负荷配套新能源建设、存量负荷通过清洁能源替代自备电厂、出口外向型企业利用周边新能源资源、未并网新能源项目变更手续后直连[3][8] - 并网模式需接入公共电网并明确产权分界点,离网模式完全独立运行[8] - 适用范围为单个用户或联合体的绿色电力直供,多用户联合体需待国家规定明确[8] 技术要求 - 投资主体以负荷方为主,允许民企参与(电网企业除外),电源与负荷可合资或签订长期购电协议[9] - 并网型项目需遵循"以荷定源"原则,现货市场未运行时禁止反送电,运行后以自发自用为主(余电上网≤20%)[9][11] - 新能源年自发自用电量占比≥60%(总发电量)和≥30%(总用电量),2030年前自用比例提升至35%[11] - 接入电压等级≤330千伏,超限需专项安全评估[11] - 需配置储能、优化负荷调节能力,降低系统峰谷差率[12][13] 重点工作任务 - 省级统筹规划绿电直连项目,纳入电力年度开发方案,市州级需匹配国土空间规划[13] - 建立绿电直连储备项目库,优先申报示范项目推动落地[14] - 项目需规范备案建设,严禁擅自变更内容,竣工后需提交验收报告[14] 政策与监管 - 电网企业需公平提供接入服务,项目可豁免电力业务许可[15] - 实施全周期闭环管理机制,覆盖选址、建设、运行到后评价[16] - 省级定期评估试点成效,优化后续政策[16] 附件要求 - 实施方案需明确并网方式、投资主体、电源/负荷/储能布局、安全评估及进度计划[18] - 关键技术指标包括自发自用比例、新能源利用率目标及负荷峰谷差率等[18] 行业动态关联 - 青海已投产200MW/800MWh储能电站,覆盖8种电化学储能技术[21] - 海西州建成及在建储能装机达123万千瓦,居全省首位[21]
青海绿电直连方案:并网型项目自发自用电量≥60%,上网电量≤20%,合理配置储能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2025-07-16 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