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推动AI赋能高端科学仪器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出炉
仪器信息网·2025-07-17 12:42
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行动计划核心观点 - 北京市发布《行动计划》推动人工智能与科学研究深度融合,目标在2025-2027年打造全球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2][7] - 重点围绕关键技术攻关、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应用落地、创新生态营造四大方向,包含17项具体任务[3][8] - 明确通过AI赋能科学仪器、新材料、医药健康等领域,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5][18] 关键技术攻关 - 开展科学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包括薛定谔方程求解、多尺度建模等突破[9] - 构建多学科通用科学基础大模型,实现科学数据统一表征与建模[10] - 研发新一代科学计算工具,涵盖分子结构识别、实验表征反演等功能[11] 基础设施建设 - 建设10个以上高质量科学数据库,服务超1000万用户[8][12] - 搭建异构算力统一调度平台,研制专用计算芯片降低算力成本[13] - 开发自迭代实验室操作系统,配置实验机器人实现智能无人实验室[14] 领域应用落地 - 科学仪器:攻关智能电子显微镜、谱学仪器,推动仪器接口互通与数据开放[4][18] - 新材料:研发材料智能设计方法,实现组分筛选与工艺多目标优化[17] - 医药健康:构建专家级数据库,提升药物靶点发现与临床试验效能[16] - 工业升级:开发工业仿真软件优化能源化工工艺,降低生产成本[19] 创新生态建设 - 搭建科研协作云平台整合算力支持与教学实训功能[20] - 培育复合型人才,加强高校交叉学科专业设置[21] - 引导基金加大对科学智能投资,推动企业上市融资[22] - 建设开源社区推动科学仪器设备等资源开放共享[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