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学习的两个「大坑」,终于被两篇ICLR论文给解决了
具身智能之心·2025-07-19 17:46
实时强化学习技术突破 - 核心观点:Mila实验室提出实时强化学习框架,解决现有算法在延迟敏感环境中的动作延迟和缺失问题,实现高频连续任务的即时响应[9][33] - 技术背景:传统强化学习采用"回合制"交互模式,存在环境暂停和智能体暂停假设,难以适应实时变化场景[5][6] 无动作遗憾解决方案 - 交错推理框架:通过异步多过程推理自适应调整并行时序,使1亿参数大模型能在每个环境步执行动作,完全消除无动作遗憾[13][16][17] - 性能验证:在Game Boy/Atari实时模拟中测试,1亿参数模型成功完成《宝可梦:蓝》的快速捕捉任务[18][19] 延迟遗憾解决方案 - 并行计算机制:借鉴CPU流水线技术,一次性计算所有网络层,将推理吞吐量从每Nδ秒提升至每δ秒[22][23][27] - 时序跳跃连接:最新观测值仅需单次δ延迟即可到达输出层,总延迟从Nδ降至δ[24][25][29] 技术协同应用价值 - 互补性:交错推理解决大模型动作输出稳定性,时序跳跃连接降低内部延迟,两者结合实现模型规模与延迟解耦[32][33] - 应用场景:适用于机器人协作(如厨师机器人)、自动驾驶、高频金融交易等毫秒级响应领域[2][33][34] 实验数据与性能 - 基准测试:在俄罗斯方块等实时游戏中,异步推理使大模型性能下降速度减缓,延迟遗憾效应显著降低[28] - 架构优化:通过过去动作/状态增强输入恢复马尔可夫特性,同步减少延迟和优化遗憾[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