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5百强县发布!这7个是“超强县”→
第一财经·2025-07-23 14:24

百强县经济地位与分布 - 百强县以占全国2%土地和7%人口创造超10%GDP总量,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和"领头雁"[1] - 东部地区占百强县67席(江苏25席、浙江15席、山东12席),中部18席,西部12席,东北3席,呈现"强县强省"特征[1] - 江苏省包揽百强县前3名(昆山、江阴、张家港),并在前10名中独占6席[1] 区域梯队特征 - 江苏、山东百强县梯队建设完善,前50名和后50名数量均衡;湖北后50名县域进位动力强[4] - 浙江、山东头部县域竞争力突出;湖南、内蒙古等省仅有个别百强县分布在前50名[4] - 湖北、四川等省百强县集中分布于后50名,头部县域能级较弱[4] 经济规模增长 - 百强县GDP从2015年7.4万亿元增至2023年12.6万亿元,十年增长近一倍,占全国GDP比重持续超9%[5] - 千亿县数量2024年增至62个,其中7个达到"超强县"标准(GDP均超2000亿元)[5][6] - 准千亿县(GDP超900亿元)21个,800亿元以上县域超100个,700亿元以上接近150个[5] 超强县发展模式 - 7个超强县包括昆山(5380.2亿元)、江阴(5126.1亿元)等,昆山规上工业总产值连续三年破万亿[6] - 义乌外贸出口额达5889.5亿元,慈溪、晋江推进智慧城市,张家港融入上海"半小时经济圈"[6] - 超强县通过产业优势吸纳人口,形成"人口-经济"正循环,关键指标接近中等地级市水平[6] 高质量发展路径 - 需统筹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处理好规模增长与结构优化等十大关系[6] - 重点平衡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制造业与服务业等发展矛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