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驾”事故谁担责?公安部明确→
第一财经·2025-07-23 23:01

行业监管动态 - 公安部明确"智驾"系统功能定位和责任划分 当前市场上销售的汽车搭载的"智驾"系统均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 仍停留在辅助驾驶阶段 驾驶人才是最终责任主体 [1] - 行业标准GB/T40429-2021将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定义为2级驾驶自动化 要求在设计运行条件下持续执行动态驾驶任务中的车辆横向和纵向运动控制 [1] - 工信部6月公示《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拟立项强制性国家标准 划定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底线 [3] 技术发展现状 - 当前自动驾驶行业处于"辅助驾驶向高阶智能过渡"关键阶段 L3级被视为从辅助走向自动的分水岭 [1][2] - 目前车企推出的智能驾驶功能普遍为L2级辅助驾驶 业内专家指出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尚不能做到万无一失 [1][3] - 岚图汽车高管强调L3级自动驾驶需要主机厂将技术冗余做到极致 保证技术功能稳定性及冗余边界 [4] 市场宣传规范 - 部分车企在宣传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时存在夸大渲染现象 导致用户对系统功能产生盲信盲从 [3] - 公安部将督促车企严格遵守《广告法》 杜绝夸大和虚假宣传 严格履行产品功能告知义务 [5] - 要求车企强化新用户培训 帮助用户熟悉掌握辅助驾驶功能使用方法和禁止事项 [5] 法律体系建设 - 公安部将推动细化《道路交通安全法》及配套法规 明确0到2级辅助驾驶系统"人机共驾"法律属性 [5] - 探索将自动驾驶分级标准、辅助驾驶操作规范纳入驾驶人教育培训和考试范围 [5] - 驾驶人"脱手脱眼"可能面临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和刑事追责三重法律风险 [1] 用户教育引导 - 公安部强调驾驶人始终是行车安全第一责任人 需清楚认识辅助驾驶不等于自动驾驶 [6] - 要求用户在购车和使用时全面了解辅助驾驶系统功能特性及操作方法 [6] - 使用过程中需清楚认知技术边界 "脱手脱眼"将面临严重交通安全隐患和法律风险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