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重构价值、激发产业新动能”——WAIC人工智能精英夜话璀璨启幕
第一财经·2025-07-27 14:57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 - 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重构产业价值链并推动行业创新,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共同推动产业端持续赋能[1] - 上海作为人工智能前沿阵地,拥有强大科研实力和完整产业链结构,正加速建设基础设施、人才资源和产业生态[3] - 上海已实现人工智能创新企业、产业规模和人才数量"三个倍增",处于产业爆发式增长的历史节点[5] 产业生态协同与服务平台 - "1科创"生态服务平台发布,聚焦科创全生命周期,设计MAGIC五大场景类别(源动力/先手位/跨世代/创公司/未来城)实现项目结构化与用户集群化[15] - 东浩兰生推出Hi! WAIC超级志愿者智能体,利用七年WAIC数据资源提升服务能力,实现大会智能升级[18] - 《2025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图谱》启动,覆盖AI+医疗/制造/金融/教育等重点领域,构建"重点行业×应用场景×生态主体"全景研究框架[20] 垂直行业应用案例 - 医药行业:AI可将药物研发周期缩短至3-6个月,全球监管政策推动技术加速落地[27] - 企业管理:AI重塑运营/产品服务/商业模式/生态模式/组织文化五大领域,未来3-5年将实现SaaS与智能体深度融合[29] - 交通运输:AI+北斗时空大数据解决安全痛点,保险公司需求驱动高质量交通数据应用[33] - 智能硬件:AI眼镜需控制在40克以内实现全天佩戴,未来十年将复刻智能手机升级路径[33] - 医疗领域:院内设备与AI结合提升诊疗效率,院外穿戴设备实现持续患者监测[33] 技术商业化趋势 - 大模型调用成本下降推动垂直行业商业化潜力显现,应用接入便利性大幅提升[25] - 科技行业护城河依赖网络效应与用户粘性,爆款产品需持续迭代维持优势[34] - 资本市场明确将人工智能视为确定性投资风口,行业爆发时点预测难度较高但必须布局[35] Z世代技术展望 - Z世代创业者提出AI伦理挑战:需建立人类对抗AI的防御机制,警惕技术失控风险[43] - 智能汽车底盘将进化为"高智商暖男",通过AI实现全方位安全调控与驾驶体验优化[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