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比亚迪杨冬生:向外部竞争,“没必要两个团队只干一件事”
第一财经·2025-07-30 13:06

公司战略与研发体系 - 新技术研究院成立于2017年,专职预研前沿技术如辅助驾驶,采用"赛马机制"推动技术突破,禁止内部重复研发,强调资源聚焦[2][3] - 研究院成立背景源于2016年第三代产品研发需求,旨在组建专业团队进行系统化研发,摆脱原有整合限制[3] - 研发竞争策略为"先内后外",内部团队竞赛胜出后再与行业标杆(如特斯拉智驾、丰田油耗)对标[4] - 舱驾团队已合并应对一体化趋势,硬件向芯片级集成演进,通过"璇玑架构"项目制加速技术落地[5] 智能化技术布局 - 天神之眼辅助驾驶已下探至7万元车型,智能泊车通过售后兜底方案推广,体现智能化下沉战略[2] - 坚持差异化自研路线:C平台100%自研,B平台开放合作(如华为)但主导整车定义[5] - 芯片策略聚焦算法而非硬件,联合英伟达、地平线优化500TOPS算力部署,推进BEV模型小型化[5] - 研发容错机制灵活,允许团队主动放弃未达标项目并由新团队接替,保持外部竞争压力[5] 组织架构特点 - 双模技术与智能化研发部门长期保持协同研发模式,架构稳定性强[6] - 管理层背景多元,院长杨冬生具有底盘动力研发经历,影响研究院外向型竞争文化形成[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