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AI技术已成为破解医疗健康可持续发展难题的系统性解决方案,正从"场景试点"迈入"生态重塑"阶段 [1][8][9] - 中国医药创新从技术引进转向输出,2025年上半年药企License-out金额已超2024年全年 [11][13] - 跨国药企加速本土化创新,本土药企积极出海,形成双向融合的全球创新生态 [35][36][41] - AI医疗器械通过"揭榜挂帅"机制加速落地,推动审评前置与临床设计优化 [15][17] - ESG成为医疗健康产业核心议题,全球ESG基金规模超3万亿美元 [37] AI赋能医疗健康 - 儿科AI预问诊缓解接诊压力,口腔影像诊疗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皮肤病远程诊疗快速普及 [11] - 飞利浦将10%全球营收投入研发,超50%用于AI与数据方向,实现京藏远程同步手术 [13][15] - 京东健康推出医疗行业首个开源垂类大模型"京医千询","AI京医"服务用户超5000万 [38] - 鹰瞳Airdoc视网膜影像产品服务3000万患者,近视防控产品帮助2.3万儿童改善视力 [49] 医药创新生态 - 罗氏中国加速器孵化20家初创企业,推动15项早期研发合作 [35] - 和铂医药通过BD交易连续两年盈利,TSLP抗体授权交易额达9.7亿美元 [36] - 诺华中国实现新药开发与全球同步,目标90%新药注册申请全球同步递交 [41] - 赛诺菲计划2030年前在中国引进40个创新产品或适应症 [41] 可持续创新案例 - 《2025医健可持续创新案例推荐榜》收录37个案例,覆盖国际本土化、本土全球化及ESG实践 [6][18] - 国际创新本土化榜单包括拜耳、辉瑞、罗氏等11家跨国企业 [20] - 本土创新全球化榜单涵盖君实生物、联影医疗等10家中国企业 [21][22][23][24][25] - ESG创新实践榜单入选飞利浦、京东健康等16家企业,飞利浦运营废物再利用率达94% [37][38] 行业趋势与挑战 - 医疗AI面临高质量数据供给不足、临床科研转化距离远等挑战 [11] - 中国创新药需突破临床研究转化、支付机制等结构性短板 [13] - AI医疗器械发展需解决标准缺失、数据壁垒、算法验证等问题 [15] - 跨国药企与本土药企在AI应用上加速布局,但数据安全监管差异带来融合挑战 [44]
AI+医健产业可持续创新论坛:可持续创新案例推荐榜揭晓,大咖热议AI重塑医疗健康未来
第一财经·2025-07-30 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