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Master AI科研助手 - 全球首个通用科研智能体SciMaster由上海交通大学、深势科技与上海算法创新院联合发布,集成顶尖思维链能力,可自动完成文献搜索、理论计算、实验操作、论文撰写等全流程科研工作[5][7][10] - 产品发布后引发抢购热潮,邀请码被炒至近千元,其核心价值在于对传统科研流程的"降维打击",可帮助全球数千万科研人员节省文献和实验数据处理时间[5][7] - 系统基于X-Master架构,采用分散-堆叠工作流程,通过求解器、批评器、重写器、选择器等角色分工实现高质量解答,在Humanity's Last Exam基准测试中以32.1%得分创造新纪录[19][23][28] 核心技术架构 - 底层支撑为玻尔科研空间站,包含1.7亿篇科研文献的数据库,确保答案可溯源且大模型幻觉趋近于零[11][14] - 采用工具增强型推理机制,通过Python代码片段实现环境交互,具备通用性、准确性和高兼容性[19][20] - 支持读、算、做、写全流程:文献检索与整合、并行调用AI for Science计算工具、连接Uni-Lab自动化实验系统、生成可导出研究报告[11][14][15] 实际应用表现 - 实测展示两大核心功能:通用助手处理日常科研问题,深度调研专家完成专业课题研究,后者采用英语工作语言确保术语准确性[27][30][40] - 典型案例包括解释细胞形态学原理(指出用户预设错误)和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估(引用WHO/FAO等权威结论),全程展示思考过程与工具调用[31][35][38] - 生成报告支持PDF导出和链接分享,实测显示可在半小时内完成传统需数天的工作,且通过强制文献溯源有效抑制LLM幻觉问题[46] 行业影响与趋势 - 标志AI应用从"技术质变"转向"应用量变"阶段,代表AI for Science领域重大突破,可能重塑人机协作科研范式[9][16][47] - 国内AI科研布局领先全球,深势科技等企业通过创新方法实现低成本高效率解决方案,继DeepSeek-R1开源后再次展现中国AI技术实力[49] - 作为系列研究开篇,未来计划扩展为更通用的科研AI智能体,推动AI驱动的新科研时代到来,与生命科学、医药、新材料等垂直领域形成交叉创新[48][50]
全球首款通用AI科研智能体问世:我一个文科生用它写了份CRISPR基因编辑综述报告
机器之心·2025-08-01 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