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年内再度披露隐性债务问责案例,释放严监管信号
第一财经·2025-08-01 23:30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 - 财政部年内第二次曝光地方隐性债务问责案例,涉及六地合计新增隐性债务1410.14亿元 [3] - 厦门市通过国有企业垫资实施土地一级开发等项目,新增隐性债务683.96亿元 [3][4] - 成都市通过国有企业垫资实施城市更新等项目,新增隐性债务614.08亿元 [3][5] 厦门市隐性债务具体情况 - 厦门市城市建设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垫资实施7个城市更新项目,形成隐性债务578.97亿元 [4] - 厦门火炬同翔高新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垫资实施同翔高新城项目,形成隐性债务4.4亿元 [5] - 厦门市两家国企垫资建设32个安置型商品房项目,形成隐性债务100.59亿元 [5] 成都市隐性债务具体情况 - 成都31家国企为13个区县垫资支付城市更新项目费用,形成隐性债务371.64亿元 [6] - 成都2家国企为市政道路等公益性项目垫资,形成隐性债务160.7亿元 [6] - 成都15家国企代政府缴纳轨道交通专项资金,形成隐性债务81.74亿元 [6] 其他地区隐性债务情况 -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通过4家国企垫资建设政府项目,形成隐性债务103.85亿元 [7] - 沈阳市辽中区通过国企举债实施农田改造项目,新增隐性债务5.2亿元 [8] - 重庆市武隆区通过向国企借款用于基建,新增隐性债务1.6亿元 [8] 财政部监管措施 - 财政部表示将健全跨部门联合惩戒机制,对新增隐性债务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9] - 财政部强调对相关责任人严肃问责是落实"终身问责、倒查责任"要求的有力举措 [9] - 财政部要求各地从典型案例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