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营销导向的“对撞测试” 应缓行
第一财经·2025-08-05 08:35

理想汽车对撞测试事件分析 - 理想汽车委托中国汽研进行重卡对撞测试,称基于用户真实场景模拟,对东风柳汽卷入舆情表示"无心之举" [2] - 东风柳汽认为测试构成严重侵权,超出正常商业竞争范畴,损害品牌声誉并涉嫌违法 [2] - 中国汽研声明作为国资科研院所坚持公正客观立场,保留对恶意传播者的法律追诉权 [2] 商业伦理争议 - 事件已超越技术层面,涉及商业伦理、法规及潜在行业不正当竞争问题 [2][3] - 商业伦理的软约束具有长期影响力,违反后重建信任难度大于法律违规 [4] - 中国汽研2024年财报显示汽车技术服务业务占比88%,毛利率48%,需承担更大社会责任 [4] 法律合规问题 - 对撞测试视频可能构成广告行为,受《广告法》规制,因其具有明确市场推广意图 [5] - 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商业诋毁行为,损害结果而非主观意图是认定关键 [5] - 超出国家强制性标准的非标测试若用于商业传播,需接受法律审查 [5] 汽车行业监管趋势 - 新能源汽车领域被列为"反内卷"重点,中央指导组7月已开展专项整治 [7] - 监管范围不仅包括价格竞争,更广领域的非理性竞争行为也将被纳入 [7] - 带有营销性质的"非标测试"可能被视为隐性非理性竞争形式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