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行业成本与商业模式困境 - 开源模型DeepSeek凭借500多万美元训练成本引发行业关注,随后Deep Cogito仅用350万美元训练出对标Claude 4 Opus的模型[1][2] - 创业公司采用20美元/月低价订阅模式,赌注模型成本下降,但实际面临推理成本飙升的困境[3][5] - 行业出现两难选择:无限订阅导致亏损,按量计费则用户流失[3][35] 模型成本与用户需求矛盾 - GPT-3.5推理成本下降10倍,但用户99%需求转向最新SOTA模型如GPT-4、Claude 3 Opus[15][17] - 前沿模型定价稳定在75美元/百万token,旧模型降价无意义[20][22] - 用户认知上追求最强模型,如同只买最新款汽车而非打折旧款[23][24] 推理消耗量爆炸式增长 - 单次调用token量从1千增至10万,任务长度每6个月翻倍[27][28][29] - 深度研究调用成本达1美元/次,未来24小时连续运行的AI agent成本或达72美元/天/用户[31][33] - 模型能力提升导致算力消耗增加50倍,如同节能发动机用于怪兽卡车[34][35] 企业应对策略与失败案例 - Claude Code尝试200美元/月高价订阅+自动降级模型策略仍失败[37][38] - 用户滥用导致单月消耗1790亿token(相当于1.25万本《战争与和平》)[41][42] - Anthropic最终取消无限套餐,证明固定订阅模式失效[43][44] 行业囚徒困境与潜在出路 - 所有公司陷入补贴重度用户的增长竞赛,如Cursor、Replit[46][48][49] - 三条出路:按量计费(增长受限)、高转换成本企业客户(如Devin获高盛合同)、垂直整合(如Replit捆绑基础设施)[51][52][57] - 垂直整合模式将AI推理作为引流工具,从托管、数据库等周边服务盈利[59] 行业未来挑战 - 模型成本下降速度不及用户期望提升速度(成本降10倍 vs 需求增20倍)[61] - 无计划的先发优势可能导致率先破产,如Windsurf被拆卖[61][62] - 风投对Cognition(150亿估值)与Cursor(100亿估值)的差异反映商业模式认可度[51]
Token成本下降,订阅费却飞涨,AI公司怎么了?
机器之心·2025-08-06 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