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最高法为民企撑腰,严防趋利性执法
第一财经·2025-08-13 09:00

司法管辖规范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指导意见 强调坚持法定管辖为原则 指定管辖为例外 严防趋利性执法 坚决纠治对涉民营经济案件扩张管辖和人为制造异地管辖现象[2] - 2024年4月最高法发布通知 要求严格规范涉企案件立案和管辖工作 防止和纠正执法司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 重点解决民营经济面临的司法困境[2] - 管辖被视为程序正义的第一个按钮 违规操作将直接影响实体正义 需要从根源上纠治扩张管辖和人为制造异地管辖问题[2] 问题根源分析 - 扩张管辖和人为制造异地管辖已成为地方牟取利益的渠道 民营企业被视为肥肉 存在通过限制人身自由和财产查封获利的远洋捕捞现象[3][4] - 核心问题在于涉案财物处置 管辖为不当处置提供貌似合法的机会 赃款赃物上缴国库后若明确返还收益将增加透明度[4] - 地方财政部门设立的管理中心在案件侦查阶段聚集认罪认罚款项 存在高度不透明 是扩张管辖的关键诱因之一[4] 法规与执行机制 - 《民营经济促进法》于2024年5月施行 明确规定异地执法需遵守法定权限条件和程序 管辖争议由上级机关决定[5] - 最高法要求严格审查管辖异议和指定管辖申请 从源头防止违规异地执法 最高检将制定跨区域涉企刑事案件工作意见 规范查扣冻监督机制[5] - 公安部2024年3月发布规定 明确跨省涉企案件由主要犯罪地公安机关管辖 并需层报省级公安机关备案[5] 协同治理体系 - 需要行政系统和司法系统共同努力 最高法要求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行政执法机关的协作配合 同时依法互相制约[6][7] - 通过强化工作沟通增强合力 协同解决涉企执法突出问题 并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 确保涉企案件公正妥善处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