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国补”激活消费市场,监管详解个人、服务业贴息政策如何落地
第一财经·2025-08-13 19:32

政策概述 - 两项贴息政策同步推出,分别针对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通过财政贴息与金融支持协同发力,激活消费市场并扩大内需 [3] - 政策实施期限为1年,贴息比例均为1个百分点,覆盖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 [5][9]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 - 中央财政首次针对个人消费贷款推出贴息举措,覆盖单笔5万元以下的日常消费及5万元及以上的七大重点领域(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 [5] - 贴息比例占当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水平的三分之一,显著减轻居民借贷压力 [5] - 贷款经办机构需遵循市场化原则,差异化授信并严格管控资金用途,防止挪用于非消费领域或套取贴息 [6] - 截至6月末,全国住户消费贷款余额(不含住房贷款)达21.2万亿元,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2.8万亿元 [6]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 聚焦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8类消费服务领域,支持中小微主体(单户贴息上限1万元,贷款上限100万元) [9] - 经办银行需加大信贷投放,优化流程并配合财政审核,确保资金直达基层且利率适宜 [9][10] - 政策旨在提升服务供给能力,与个人消费贷贴息形成供需两端协同效应,促进消费市场良性循环 [9] 政策协同与效果预期 - 贴息政策与央行前期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形成联动,通过降低融资成本(财政贴息)和激励信贷投放(再贷款)实现"1+1>2"效应 [7] - 消费贷款利率由银行自主定价,财政贴息直接补贴居民,兼顾消费提振与金融可持续性 [7] - 政策到期后将评估效果,可能延长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