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B 28050修订:一场由“糖”引发的食品检测色谱浪潮
仪器信息网·2025-08-14 12:09

新标准核心变化 - 2025年新版《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将"糖"纳入强制标示项目,检测需求增加,推动分析检测技术升级[1] - 新标准自2027年3月16日起实施,强制标示内容由"1+4"调整为"1+6",新增饱和脂肪、糖,明确要求标示反式脂肪酸(当使用氢化油脂时)[4] - 新标准扩大了可选择标示的营养素范围(如维生素D、钙、铁等),并对营养成分允许误差范围进行细化[4] 检测需求与技术升级 - 新标准将"糖"纳入强制标示项目,明确糖特指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之和,相关企业需进行定量检测[4] - 糖的允许误差范围严格限定为"实测值≤120%标示值",对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提出更高要求[4] - 新标准对蛋白质、不饱和脂肪等成分要求实测值≥80%标示值,能量、脂肪等成分要求实测值≤120%标示值[4] 检测方法体系升级 - 脂肪酸检测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需通过内标法、外标法或归一化法实现定量[6] - 糖类检测标准GB 5009.8-2023新增离子色谱法和莱茵-埃农氏法,现行方法共4种[6] - 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粮食、乳制品、果蔬等食品中糖类测定,离子色谱法具有灵敏度高、无需衍生处理等优点[6][7] - 酸水解-莱茵-埃农氏法适用于蔗糖测定,莱茵-埃农氏法适用于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乳糖测定[8] 行业影响与应对 - 新标准对分析检测行业技术能力提出全面检验,检测机构需在2年过渡期内进行软硬件升级[8] - 核心检测方法涉及色谱技术,2025年9月将举办第十届色谱网络会议,聚焦食品中糖类检测技术方法要点[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