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经济现状分析 - 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22.1%,银发经济年产值7万亿元,占GDP5%,占总消费12.5% [4][5] - 日本65岁以上老人占比30%以上,银发经济产值100万亿日元,占GDP16.7%,占消费8.5%,显示老年人消费能力普遍低于中青年 [6] - 中国银发经济呈现低端化特征,养老机构入住率仅63%,6.2万张床位空置,上海中等偏上养老机构月均费用8500元远超老年人4930元月均退休金 [10] 老年人消费能力 - 2021年中国老年人年人均收入32027.4元,中位数11400元,城镇老人47270.8元,农村老人14105.4元,67%城镇化率下农村老人占比超33%约1.71亿 [8] - 城镇老人养老金分配不均:7%群体月均6000元,38%企业退休职工月均2000元,主流收入中位数仅每年两三万 [9] - 50岁以上人群平均存款18.6万元,但储蓄多用于应急而非日常消费 [9] 消费行为特征 - 2023年银发旅游者达11.6亿人次占国内旅游20.6%,但超60%选择200元以下低价团,99元、199元"老年特惠团"长期占据OTA平台榜首 [11] - 老年人消费呈现极高价格敏感性,偏好"实体消费"轻视服务消费,购物店消费慷慨但鉴别力差,形成"铁腚团"等畸形市场生态 [13][14][15] - 消费观念滞后于时代,存在自我合理化的非理性消费行为,与低价团经营者形成"供需匹配"关系 [16][17] 行业结构问题 - 老年人消费集中于医疗保健和有限社交休闲(餐饮、旅游),缺乏多元化消费场景 [5] - 正规旅游机构因老年人价格敏感度高难以开展业务,导致市场逆淘汰,非正规低价团主导市场 [13] - 养老设施产业未出现预期中的"一床难求",反映有效需求不足 [10]
银发经济,步步是坑
投资界·2025-08-14 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