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热潮后的冷静思考,如何创造实际价值?
麦肯锡·2025-08-19 09:24

生成式AI价值悖论 - 80%的公司使用新一代人工智能但未显著提升价值(如收入增加或成本降低)[2] - 横向应用(如企业级AI助手)提升员工效率但未带来明显财务效益[2] - 高价值纵向用例(如职能专用场景)90%止步于试点阶段[2] AI智能体发展趋势 - AI智能体具有自治能力,能主动决策、规划并执行动作[4] - 未来从业者将管理15到20个"多智能体"团队,理论生产力可达现在的20倍[8] 中国企业部署生成式AI四大痛点 - 目标与价值不清晰:缺乏系统性布局导致AI投资碎片化[9][10] - 缺乏关键人才与协同机制:技术团队地位弱,关键技术岗位供需紧张[11] - 组织动力与转型机制缺失:缺乏清晰责任归属与推进机制[12] - 技术架构与数据治理不足:数据策略模糊,试点项目成为"孤岛"[13] 破局之道战略框架 - 制定价值导向的转型路线图:聚焦关键业务领域,端到端重构[17] - 构建人才能力和转型运营模式:技术与业务深度协同[18] - 推动变革管理:设计沟通、培训与激励机制[19] - 构建可扩展技术架构:分阶段推进混合云等路径[20] 案例一:离散制造企业端到端转型 - 梳理全公司十余个业务与职能部门关键流程,定义全局AI路线图[21] - 制造部门结合分析式AI、生成式AI和传统工具实现闭环流程[23] - 组建"数字交付工厂"和敏捷小队,两年内利润率翻倍[24][25] 案例二:高科技企业弹性架构 - 设计模块化、松耦合架构支持多样化AI应用大规模部署[26] - 构建数据层、模型与推理层、编排与服务层、体验与集成层[29][30] 案例三:互联网企业变革管理 - 从销售、编码生成及产品设计三方面部署生成式AI[31] - 通过统一认知、全员培训、嵌入机制、追踪成效四层面推进落地[34][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