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储能项目规模 - 中国电力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164.3GW,同比增长59% [8][12] - 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101.3GW,同比增长110%,是“十三五”末的32倍 [11] - 技术路线市场份额变化:抽水蓄能占比首次低于40%,锂离子电池占比59.9%,非锂技术路线多元化发展 [9][12] - 应用结构变化:独立储能占比55%成为主导,用户侧占比降至8%,新能源配储保持稳定 [13][14] - 2025年上半年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23.03GW/56.12GWh,功率和能量规模均同比增长68% [16][22] - 5月新增装机10.25GW/26.03GWh,占比45%,同比增长462%/527% [22] - 省份分布:Top10省份装机规模均超1GWh,合计占比超80%,云南位列能量和功率规模双第一 [24][25] - 业主分布:国家电投和国家能源集团分列能量和功率规模第一,Top9业主均为国央企 [27][31] 新型储能招中标市场 - 储能系统中标规模86.2GWh,同比增长264%,主要因集采/框采规模激增618% [34][44] - 集采/框采招标规模46.1GWh(同比+176%),中标规模59.3GWh(同比+606%) [41][44] - 招标主体:中能建以25GWh招标规模位列第一,EPC招标企业数量同比增长34% [40][46] - 中标主体:海博思创、中车株洲所、比亚迪位居储能系统集采中标前三 [45][47] - 价格趋势:2小时储能系统中标均价553.52元/kWh(同比-28%),4小时系统446.80元/kWh(同比-69%) [49][55] - EPC价格:2小时中标均价1005.63元/kWh(同比-15%),4小时871.11元/kWh(同比-12%) [55] 新型储能产业发展 - 储能电池产量:2025年1-4月达110GWh,预计上半年超210GWh,2021-2024年CAGR为69% [57][61] - 中国企业全球市场储能电池出货量233.6GWh,宁德时代稳居榜首 [58][61] - 技术突破:非锂和混合储能技术实现应用突破,包括吉瓦时级全钒液流电池、构网型混合储能等项目投运 [23] - 产品迭代:300+款新品发布,电芯向500Ah+大容量演进,系统向7MWh+大容量发展 [69][71] - 安全标准:首部强制性国标GB 44240-2024实施,多家企业开展燃烧测试提升安全可信度 [72][75][80] - 投融资热度:披露金额约474亿元人民币(同比+172.4%),覆盖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核心赛道 [63] - 企业上市:宁德时代港股上市募资353亿港元,创上半年全球IPO纪录 [63][64] 新型储能政策及收益 - 政策发布:电力市场类政策为重点,管理规范类占比提升,广东、浙江、四川、内蒙古政策发布活跃 [85][86] - 136号文影响:取消储能作为新能源项目前置条件,独立储能容量收益下降约50%,短期影响投资积极性 [87][88] - 市场化转型:储能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需加快容量补偿机制和市场价机制建设 [88][91] - 政策趋势:未来将加速容量机制建设、拓展多元应用场景、推动产业从“卷价格”向“卷价值”升级 [91][92] 新型储能市场展望 - 规模预测:2030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理想场景达291.2GW(CAGR 24.5%),保守场景236.1GW(CAGR 20.2%) [100] - 行业倡议:推动招投标机制优化、开展成本价格研究、发布行业自律公约,避免低价竞争 [96][97][98] - 全球化进展:中国企业新增海外订单163GWh(同比+246%),覆盖50余国家和地区,中东、澳大利亚、欧洲位列前三 [65][68]
PPT分享 | 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2025-08-20 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