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概况 - 中国科学院202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共639人,中国工程院202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共660人 [2][3] 中国科学院各学部候选人分布 - 数学物理学部98人,化学部105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25人,地学部96人,信息技术科学部61人,技术科学部104人,另有特别推荐领域有效候选人50人 [2] 数学物理学部候选人特征 - 候选人年龄分布广泛,最年轻候选人41岁(常超),最年长候选人67岁(魏苏淮) [5][6][7] - 主要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等 [5][6][7] - 推荐渠道多元化,包括中国科协推荐和院士提名 [5][6][7] 化学部候选人特征 - 候选人年龄跨度较大,最年轻候选人39岁(王斐回),最年长候选人67岁(孙红哲) [9][10][11] - 覆盖多个化学分支领域,来自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等机构 [9][10][11] - 女性候选人占一定比例,如陈红征、杜世营、方晓红等 [9][10][11]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候选人特征 - 候选人规模最大(125人),年龄分布以50-60岁为主 [12][13][14][15] - 涵盖医学、生物学、农学等多个领域,来自医疗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 [12][13][14][15] - 包括多位临床医学专家,如蔡秀军、曹彬、黄国英等 [13][14][15] 地学部候选人特征 - 候选人96人,年龄主要集中在50-60岁区间 [16][17][18] - 研究领域涵盖地质学、地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等 [16][17][18] - 来自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高校和地质调查机构 [16][17][18] 信息技术科学部候选人特征 - 候选人61人,年龄结构相对年轻,多位候选人在50岁以下 [19][20][21] - 研究领域包括人工智能、通信技术、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等 [20][21] - 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等 [20][21] 技术科学部候选人特征 - 候选人104人,年龄分布较广,最年轻候选人44岁(王渠),最年长候选人68岁(刘伟) [22][23][24][25] - 涵盖材料科学、机械工程、航空航天等多个工程领域 [23][24][25] - 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研发机构 [23][24][25] 中国工程院各学部候选人分布 -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68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68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71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72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91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73人,农业学部83人,医药卫生学部91人,特别通道43人 [25] 候选人提名渠道 - 提名渠道包括中国科协推荐、院士提名和特别通道 [5][25][27][28][29] - 企业候选人主要通过中国科协推荐,如高风林(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龙伟民(郑州机械研究所)等 [27][28][29]
两院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公布!宁德时代吴凯、西安交大别朝红、大连化物所李先锋等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2025-08-21 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