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定位与愿景 - 社区致力于让AI与自动驾驶技术普及化 成为连接企业与高校的桥梁 [1] - 社区见证自动驾驶技术从早期2D方案演进至VLA大框架 具备深厚行业积累 [1] - 目标构建涵盖产业、学术、求职、问答的完整闭环生态 日均进行运营复盘以优化服务 [1] 技术资源体系 - 梳理超过40种技术路线 覆盖VLA benchmark、行业应用咨询及学习路线 [1] - 汇总近40个开源项目与近60个自动驾驶数据集 包括NuScenes、KITTI、Lyft L5等主流数据集 [12][17] - 提供数学基础、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编程等超20类学习资料 包含斯坦福等顶尖院校课程课件 [4][20] - 整合超过14种仿真框架(如Carla、Apollo、Autoware)和6种后端仿真工具 支持3DGS/NeRF闭环仿真 [4][19] 专家与行业网络 - 邀请数十位来自产业界与学术界的一线专家 涵盖顶会常驻嘉宾及企业技术领袖 [1] - 社区成员覆盖上海交大、清华、CMU、ETH等国内外300余家机构 以及蔚小理、华为、英伟达、Momenta等头部企业 [12] - 建立与多家自动驾驶公司的内推机制 直接对接岗位需求与人才简历 [6] 核心技术覆盖领域 - 感知技术:包含2D/3D目标检测、鱼眼感知、BEV感知、多传感器融合等超15个子领域 [4][21] - 规划控制:涵盖基于搜索/采样/数值优化的规划框架 以及横纵解耦/联合规划方案 [12][21] - 前沿方向:深度布局端到端自动驾驶、世界模型、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扩散模型等新兴领域 [4][34][44] - 工程落地:提供模型压缩、部署优化、CUDA加速实战及Orin芯片部署等实战内容 [7][21] 内容服务形式 - 提供超100场专业直播 分享主题涵盖VLA模型、3D检测基座模型、安全架构等前沿议题 [86] - 开设"自动驾驶100问"系列专题 覆盖TensorRT部署、毫米波雷达融合、BEV感知等核心难题 [4] - 支持24小时内技术问答反馈 并提供开源代码方案与工业级圆桌讨论资源 [1][16] 职业发展支持 - 分设实习/校招/社招岗位专区 内推岗位涵盖感知算法、端到端模型、模型优化等方向 [7][22] - 提供职业规划咨询 包括博士研究方向选择、企业跳槽建议及技术栈升级路径 [16][21]
从最初的2D方案到当前的VLA大框架,一代又一代的自驾路线是怎么样演变的?
自动驾驶之心·2025-08-22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