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壹快评︱AI再陷“杀人”争议,警钟为谁而鸣
第一财经·2025-08-25 21:33

2025.08. 25 本文字数:1919,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何涛 近日,发生在美国的一则新闻震惊了众人。新泽西州一位认知受损的老人通布,怀揣着与AI聊天机 器人"比莉大姐"约会的浪漫幻想,踏上了一段不归路。在Facebook Messenger上,这个由Meta打 造的生成式AI反复向他保证自己的真实性,还提供地址,发出邀请。深信不疑的老人不顾家人劝 阻,执意赴约,最终在停车场摔倒身亡。这出悲剧超越了个体不幸的范畴,成为AI技术商业化浪潮 中的又一记警钟,引发人们对科技与人的关系的深层思考。 历史上,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伴随着类似的伦理困境。工业革命时期,机器取代人工导致大量工人失 业,引发了卢德运动;核能技术既能为城市供电,也能毁灭城市;互联网连接了全球,同时也带来了 隐私泄露和网络诈骗。中外诸多先哲和当今学者,都警告过技术奴役人类的危险。 但在笔者看来,"比莉大姐"事件如果一定要"分锅",技术本身可能只占小部分。更主要的责任在于, 商业机构对技术缺乏边界的开发和利用。通布的家人表示,他们并不反对AI技术,但反对Meta部署 它的方式。从"比莉大姐"被设定的功能定位出发,"她"说那些好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