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A股市场表现 - 权益市场自6月23日以来持续走强超2个月 估值迭创新高 板块轮动上行 25日A股冲击3900点新高 成交量再次超3万亿元 [2] - 行情表现出极大耐心 从政策市带动情绪市 再到翘首期待资金市的次第蓄力 [2] 资金面驱动因素 - 央行6月以来通过万亿逆回购呵护市场 并重启降息 将银行间质押式7天回购利率 常备借贷便利利率 中期借贷便利利率相继下调10个基点 [2] - 三大政策利率通过短中长期三个时间轴线压低市场利率 直接击中险资等机构投资者的基石市场 [2] - 整个金融市场的资产荒使机构投资者选择菜单空间有限 在资本市场强化分红政策等的激励下 机构投资者集中将投资目标转向权益市场 [2] - 大量险资涌入权益市场 使6月这波上涨表现出足够耐心 [2] - 截至7月末国内居民存款达162万亿元 7月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元 同比多减7800亿元 非银金融企业存款增加2.14万亿元 M2-M1剪刀差收窄 反映居民存款向股市搬家 [3] 市场特征与风险属性 - 资产荒问题依然较为突出 限制了人们的选择空间 市场走强尚未得到上市公司基本面的有效支撑 [4] - 当前市场行情带有明显的损失规避效应特征 权益市场的投资热情与投资者的风险回避偏好产生化学反应 [4] - 险资和居民存款本质都是避险类资金 寻找的是确定性收益机会 险资入市看重稳定的股息率 [4] - 将避险资金引入市场需要制度性的安全护航和保障 避免风险规避型投资者匹配超越其风险意愿和风险承载能力的风险资产 [4] 市场制度建设需求 - 需夯实股市的经济基本面 通过放权让利改革 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大自由施展空间 落实负面清单管理 为股市导入最底层的向上逻辑 [5] - 着眼于中长期制度建设 完善以信息披露制度为核心的制度变革 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5] - 让市场决定IPO和退市机制的关启 保持权益市场进出自由 不断完善集体诉讼制度 辩方举证制度 争议和解制度 [5] - 基于风险博弈的理念经营和监管资本市场 让风险规避型投资者在市场很好地安营扎寨 改变牛短熊长的顽疾 [5] - 需通过中长期制度建设护航市场投资功能 为合法权益提供全方位保护 构建丰富系统的安全防护机制 [6]
以中长期制度建设打造资本市场安全垫
第一财经·2025-08-26 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