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供应保障与韧性 - 能源消费增量显著 "十四五"前四年能源消费增量达"十三五"五年增量的1.5倍 预计五年新增用电量超欧盟年度用电量[12] - 2024年全国发电量超10万亿千瓦时 占全球三分之一 能源生产总量折合50亿吨标准煤 占全球超五分之一[12] - 能源资源配置优化 东部地区40%用能来自"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等能源大动脉[12] - 建成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车桩比达2:1[13] - 能源自给率保持80%以上 消费增量90%以上由国内自主保障[17] - 新能源发电量增量占全国新增发电量近50% 推动非化石能源供应总量增长近50%[17] 绿色低碳转型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从40%提升至60%左右 风电光伏年新增装机先后突破1亿、2亿、3亿千瓦[14] - 全社会用电量中绿电占比达三分之一 非化石能源占比每年增1个百分点 预计超额完成20%目标[14] - "十四五"期间出口风电光伏产品为其他国家减碳约41亿吨[14] - 2024年风光发电量增量超过全社会用电量增量[24] - 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升4个百分点左右[25] - 截至2024年7月底充电基础设施达1669.6万个 为"十三五"末的10倍[25] 能源科技创新 - 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40%以上 光伏转换效率、海上风电单机容量等刷新世界纪录[4][15] - 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4] 截至2025年上半年装机约9500万千瓦 5年增长近30倍[5][39] - 建成白鹤滩水电站、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国和一号"、第四代高温气冷堆等多个全球最大/首座工程[15] - 油气开发突破深地万米大关和千米深海[15] - 2024年氢能生产消费规模超3600万吨 位列世界第一 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超全球一半[5][39] - 认证236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 含世界首台套[38] 电力市场建设 - 市场交易电量从"十三五"10.7万亿千瓦时增长至23.8万亿千瓦时 翻一倍多 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从2020年40%提升至连续四年超60%[5][23] - 电力市场注册经营主体达97万家 为2020年的5倍[16] - 构建"1+6"基础规则体系 实现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21][22] - 全部工商业用户进入市场 独立储能等新主体蓬勃发展[5][23] 能源投资拉动 - 能源工业年度投资额接连突破4万亿、5万亿、6万亿大关 累计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近10%[30] - "十四五"以来能源工业投资年均增速超16%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速超20%[30] - 2024年可再生能源重点项目投资占电源投资比重超80%[31] - 2024年新型储能、充换电基础设施、氢能等重点项目投资完成额近2000亿元[5][31] - 民营企业深度参与能源领域 电力设施建设领域民营企业占比超85% 充电运营服务商民营企业占比超80%[32] 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 - 与10多个国家签署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合作协议[33] - 2025年上合组织能源部长会签约25个能源项目 金额约400亿元[33] - 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34] - 近十年助力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下降60%和80%[34] 民生能源保障 - 累计安排农村电网中央预算内投资250亿元 带动农网投资超8000亿元[27] - 户用光伏装机约1.8亿千瓦 每年为农民增收约140亿元[27] - 五年来累计为用户节省投资超3000亿元[28] - 充电基础设施覆盖98%高速公路服务区[27]
国家能源局: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加快推进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2025-08-26 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