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拒稿警告,靠大模型「偷摸水论文」被堵死,ICLR最严新规来了
机器之心·2025-08-27 16:36

ICLR 2026大语言模型使用政策 - ICLR 2026出台LLM使用政策 规范论文作者与审稿人在研究和审稿过程中使用LLM的行为[2] - 政策以ICLR《道德准则》为基础 旨在确保学术诚信 规避事实幻觉/剽窃/数据失实等风险[4] - 违反政策将面临直接拒稿等处罚[7] 核心政策要求 - 政策1: 任何对LLM的使用都必须如实披露 遵循贡献认可原则[6] - 政策2: 论文作者和审稿人最终需为自己的贡献负责 禁止虚假声明或数据伪造[6] - 禁止"提示词注入"等操纵审稿流程的行为 被视为严重学术不端[12] 具体应用场景规范 - 辅助论文写作: 使用LLM润色语法/调整措辞/草拟章节必须披露 作者对全部内容承担责任[9] - 辅助研究: 使用LLM提出思路/生成代码/分析结果需披露 人类作者必须验证有效性和准确性[9] - 审稿过程: 使用LLM撰写审稿意见必须披露 需确保不泄露投稿论文机密信息[11] 其他顶会类似规定 - NeurIPS 2025: 允许LLM作为工具 但作为核心方法需详细描述 审稿人严禁输入机密信息[15] - NeurIPS禁止提交完全由LLM生成的论文文本 允许用于编辑润色作者自写文本[16] - IEEE会议: 需在致谢声明AI工具及用途 人类对科学诚信与保密性负全责 禁止AI伪造数据[17] - ACM会议: 使用LLM生成文本/表格/代码需明确披露 仅语言润色可免披露[20] 行业背景与趋势 - 顶会投稿数量以每年数千规模递增 ICLR 2025接收11565份投稿 录用率32.08%[2][14] - LLM使用提升论文撰写与审稿效率 但引发虚假引用/抄袭拼接/责任模糊等担忧[14] - 清晰LLM使用细则将促进AI工具透明合理使用 形成更系统学术规范[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