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比 996 还狠!让面试者8小时复刻出自家Devin,创始人直言:受不了高强度就别来
AI前线·2025-08-28 15:31

公司文化与招聘策略 - Cognition采用极端面试流程,要求候选人在6-8小时内从零构建端到端AI代理(类似Devin或Windsurf),并完成数据库连接、依赖修复和测试验证[2] - 公司文化强调高强度工作模式,每周工作6天且工时超过80小时,明确拒绝工作生活平衡理念[2] - 团队高度精英化,初期35名成员中有21位曾为创业者,招聘标准侧重高层次决策能力、技术深度和产品直觉而非语法细节记忆[3][54][60] 核心产品与技术定位 - 主打产品Devin定位为AI软件工程师,采用异步任务处理模式,通过Slack/Linear等平台接收指令并独立完成完整开发任务(如功能开发、迁移重构)[26][27] - 当前Devin能力相当于初级工程师,在部分领域(如知识检索)表现卓越但决策能力仍存缺陷,客户覆盖从高盛/花旗等大银行至小型创业公司[28][30] - 关键业务指标为合并PR占比,在成功部署团队中Devin完成30%-40%的合并请求,企业级迁移场景实测效率提升8-15倍[31][36] 行业竞争与战略观点 - AI编码工具领域存在两种范式:同步IDE辅助(如GitHub Copilot)和异步智能代理(如Devin),预计两种模式将长期共存并逐步融合[33][80] - 认为即使模型能力冻结,产品层仍有十年发展空间,强调现实场景复杂性(如Angular迁移、Datadog调试)需要特定领域数据而非纯通用智能[38][66] - 收购Windsurf仅用3天完成,主要获取其企业工程/基础设施/交付团队,形成产品互补(同步IDE+异步代理)并快速发布整合功能Wave 11[72][78][81] 技术演进与生产力影响 - 软件工程复杂性分为本质复杂性(架构决策)和偶然复杂性(重复实现),当前工程师80%-90%时间耗费于后者,而AI代理可释放人类聚焦高价值决策[34] - IDE工具生产力常被低估(如周均238次Tab补全使用),但智能代理因端到端任务完成能力使量化提升更显著(如迁移任务从人日投入变为5分钟PR审查)[37] - 未来编程界面将不再是代码,而是架构级指令交互,但计算机科学教育重要性反而提升,因需理解计算机模型和决策逻辑[62] 行业发展与生态格局 - AI产值为各层(硬件/模型/应用)均存在发展机会,因差异化显著且相互依赖(如NVIDIA与台积电关系),否定过度纵向整合趋势[44][45][46] - AI经济模式正从按席位收费转向按使用量收费,因代理劳动量和GPU算力消耗更适配用量计费,未来可能形成代理经济生态[48][58] - 行业呈现两极分化趋势,超大规模玩家与出局者并存,新型交易结构(如49%授权式收购)可能持续出现以规避监管风险[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