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高质量发展总体目标 - 到2030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人民城市[3][7] - 构建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推动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7] - 坚持五个转变发展理念 注重以人为本集约高效特色发展治理投入统筹协调[7] 城市体系优化部署 - 推动城市群一体化都市圈同城化发展 打造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世界级城市群 培育成渝长江中游等高质量发展增长极[8] - 超大特大城市做强核心功能控制规模 疏解非核心功能 增强全球高端生产要素配置能力 布局科技创新平台基地[3][8] - 中小城市动态优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 发展县域经济 调整经济规模大人口增长快县级市管理权限[9] 新动能培育措施 -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程 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10] - 发展智能建造现代化建筑产业链 壮大生产性服务业 培育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冰雪经济低空经济等新消费场景[10] - 全面盘活城市存量资源 改造老旧厂房低效楼宇闲置设施 建立建筑功能转换规划机制 优化存量低效用地政策[10] 城市建设投融资体系 - 统筹财政资金社会资本金融渠道 中央财政加大专项转移支付 预算内投资适当补助重大安全民生项目[4][11] - 创新财政金融工具吸引社会资本 强化中长期信贷供给 发挥债券股票市场融资功能 鼓励保险信托提供金融服务[4][11] - 加快融资平台改革转型 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4][11] 城市空间品质提升 - 系统推进好房子和完整社区建设 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实施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 推进城中村危旧房改造[12][13] -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加强地下空间利用 建设地下综合管廊 强化5G千兆光网覆盖 优化算力设施布局[13] - 提升公共服务均衡水平 健全就业社保体系 扩大普惠养老服务 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计划 推进医联体建设[14] 绿色低碳转型路径 - 推进生产领域节能降碳 实施工业能效水效提升行动 建立重点产品碳足迹认证 发展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15] - 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实施国家节水行动 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15] -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工程 健全公园绿道体系 协同减排大气污染物 建设幸福河湖[16] 城市安全体系建设 - 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 严格限制超高层建筑 实施预制板房屋治理改造 加快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建设[17] - 强化重点行业安全生产管理 分级智能管控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城镇燃气等风险源 建立企业安全生产信用评价制度[17] - 提高公共卫生防控救治水平 建设国家区域公共卫生中心 构建分级分层分流救治体系 加强应急医疗物资储备[17] 文化发展与治理提升 - 推动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传承 健全文化遗产普查制度 活化利用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工业遗产[19][20] - 塑造城市特色风貌 强化城市规划管控 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建筑方针 禁止大规模迁移砍伐树木滥建文化地标[19][20] - 完善城市治理工作体系 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统筹协调机制 健全综合行政执法体制 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治理积极性[21][22] - 推动治理智慧化精细化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 打造城市数字底座 深化数据资源多场景应用[21][22]
事关城市高质量发展,中央重磅文件对外公布
第一财经·2025-08-28 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