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为坚定不走VLA路线,WA才是自动驾驶终极方案?
自动驾驶之心·2025-08-30 00:03

华为汽车业务成绩与规模 - 截至7月搭载华为乾崑智驾车辆达100万辆 激光雷达发货量超100万台 辅助驾驶累计里程40亿公里 [3] - 截至8月底共有28款合作车型上市 涵盖五个界及阿维塔 深蓝 岚图 猛士 传褀 方程豹 奥迪等品牌 [3] - 车BU从2014年开始投资 历时超十年投入大量研发资源后实现当期盈利 [4] 技术路线战略 - 坚持WA(世界行为模型)技术路线 认为VLA(感知语言行为模型)非自动驾驶终极方案 [4][13] - WA通过vision等直接信息输入控车 无需转换为语言token 可能整合视觉 声音 触觉等多模态数据 [5][14] - 基于WA架构推出WEWA模型(云端世界引擎+世界行为模型) 将于ADS4.0部署 [6] - 辅助驾驶依赖数据驱动 算力与算法 未来行业需公共智能化平台 [15] 商业化与收费模式 - 辅助驾驶收费合理 因需持续迭代维护OTA投入成本 [8][17] - 免费辅助驾驶实为支付方式转移 或限时免费 或成本包含在车价中 或功能不完善 [7][17] - 采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 用户初期购买成本高但长期体验更优 折算后成本不高 [8][18] 产品开发与用户体验 - 匹配新车型最快需6-9个月 [17] - 坚持全栈模式 软硬件充分耦合 保障鸿蒙座舱与乾崑智驾体验及维护升级 [10] - 鸿蒙座舱基于MoLA架构横向打通垂域 纵向打通应用生态与硬件设备 [10] 技术配置与安全理念 - 增加激光雷达等传感器配置为提升安全性 追求零伤亡事故 [19][22] - 例如尊界S800增加侧向与后向固态激光雷达 使系统精度达厘米级 避免泊车事故 [19][20] - 配置增加由用户场景驱动 如识别坑洼农田等复杂环境 [21][22] 未来发展规划 - 2026年辅助驾驶目标具备高速L3能力及城区L4试点能力 [11] - 2027年目标无人干线物流试点及城区L4规模化商用 [11] - 2028年目标无人干线物流规模化商用 [11] - 智能座舱方向发展为"数字保姆"与AI Agent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