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6200元手冲翻车,主理人成为全民笑柄,一场10万亿消费市场的真相
创业邦·2025-09-02 11:09

文章核心观点 - "主理人"概念从潮流文化的高端身份标签演变为被全民嘲讽的营销噱头 反映消费市场对过度包装和缺乏实质价值的商业模式的排斥 [14][26][61] - 消费者拒绝为虚高溢价和"文化优越感"买单 转向追求产品真实性和性价比 导致"主理人"模式出现大规模口碑塌方 [26][38][45] - 互联网玩梗成为消费者对抗商业傲慢的话语权工具 加速了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主理人"业态淘汰 [51][55][59] 概念演变 - "主理人"源自日本潮牌文化 指品牌灵魂人物 兼具管理、创意和文化输出职能 如BAPE的NIGO和fragment的藤原浩 [15][16] - 该概念在中国年轻创业群体中被泛化为"开店者"的高级替代词 赋予普通商业行为生活方式和浪漫色彩 [18][19] - 词汇因互联网快速复制而泛滥 餐饮行业成为重灾区 出现大量如"低温慢煮伊比利亚黑猪五花肉香脆帕尼尼主理人"等过度包装头衔 [23][26] 消费者反感焦点 - 主理人存在三宗罪:第一 点单时过度使用专业术语和外语 将简单消费变为教育场景 [31][33] - 第二 设立过多消费限制规则 如限时两小时、必须预约、禁止拍照等 附加条款降低体验 [33][35] - 第三 服务态度双标 对熟客热情周到 对生客冷漠相待 将消费者划分为不同身份等级 [35][38] 行业数据与市场趋势 - 2023年中国咖啡门店数量突破38万家 年增速超过15% 但市场扩张伴随小店洗牌 [42][45] - 便利店和连锁品牌推动现磨咖啡价格降至9.9元 改变消费者价格预期 性价比成为重要评判标准 [40][42][45] - 女性消费者支撑超10万亿消费市场 规模超过法国、德国、英国零售市场总和 是餐饮、文创、潮玩行业核心驱动力 [57] 商业模式反思 - 高价策略需匹配实质价值 如上海某咖啡馆因6200元手冲缺乏品质支撑迅速衰落 [47] - 消费者拒绝"伪精致" 转向真实体验 如河南卫辉李福贵凭借质朴经营方式获百万粉丝 [49] - 幸存业态分为两类:专注产品稳定性的专业派 以及实现社交媒体美学与线下价值闭环的经营派 [59] 未来发展方向 - 去除过度包装和身份门槛 将溢价建立在真实风味、供应链和服务基础上 [61] - 用产品复购和稳定体验替代故事营销 避免教育消费者 [61][62] - 拥抱长期主义 坚持透明出品和真诚服务 而非依赖短期营销噱头 [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