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美欧太空竞赛!成都老板完成全球首发,深圳神秘富豪力挺
创业邦·2025-09-04 11:37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国星宇航是国内少数贯通卫星设计、制造、发射及运营全链条的民营商业航天企业[3]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在所有管理完整卫星产业价值链的中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中排名第二 市场份额达22.1%[4][13] - 按累计发射AI卫星数量计算 公司稳居国内民营商业航天企业首位[4][13] - 公司选择一体化发展路径 自主设计制造卫星 独立承担发射任务 并将卫星数据深度转化为应用产品[13] 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 - 公司于2018年12月成功发射中国首颗AI应用卫星 2024年2月率先发射中国首颗AI智算卫星[8] - 成立至今累计发射27颗卫星 其中21颗为AI卫星[8] - 研发的XSD-15卫星为全球首颗在轨验证AI大模型运行的卫星[8] - 2024年5月成功发射全球首个由12颗卫星组成的AI智算卫星星座 单颗卫星最高算力达744TOPS 首发星座整体具备5POPS太空计算能力 星间激光通信速率最高达100Gbps[9] - 提出"星算"计划 目标构建由2800颗AI卫星组成的天基算力网[8] - 2025年2月新增发射60颗卫星计划获国家发改委批准 目标2028年前发射首批100颗AI智算卫星[11] 业务模式与财务表现 - 主营业务分为星基解决方案、卫星及相关服务、其他服务三大板块[30] - 星基解决方案为核心收入来源 2022-2024年分别贡献收入1.03亿元、4.60亿元及4.41亿元 占总营收比重为58.0%、90.7%及79.7%[30]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7亿元、5.08亿元及5.53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6.6%[29]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41亿元 同比增幅达65.1%[29] - 2022-2024年毛利分别为4500万元、7110万元及2.10亿元 对应毛利率分别为25.4%、14.0%及38.0%[29] - 公司仍处于未盈利发展阶段 2022-2024年净亏损额分别为9090万元、1.39亿元及1.77亿元[32] 融资历程与股权结构 - 成立7年完成十轮融资 累计融资规模接近20亿元[16] - 投后估值从最初9500万元攀升至2025年7月末的67.625亿元 增幅超过70倍[16] - 上市前创始人陆川持有32.46%股份 为第一大股东[18] - 洪泰基金旗下主体持股11.45% 星河产业集团持股9.68% 深创投集团持股3.77% 广东万全投资持股2.30%[18] - 股东包含多家地产背景企业 包括星河产业集团和广东万全投资[19] 行业背景与发展机遇 - 全球科技竞争正由"天数地算"向"天数天算"转变 突破人工智能从地面迈向太空[4] - 国内商业航天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突破6000亿元[28] - 成都市推进千亿级卫星产业集群建设 实施"蓉城星海"专项计划[28] - 太空太阳能资源总量相当于地球年能耗的8600倍 能源效率优势显著[34] - 全球科技巨头竞相布局太空数据中心 谷歌前CEO收购火箭制造商Relativity Space 亚马逊推进"轨道数据枢纽"计划[35] - 欧美将太空数据中心纳入国家级规划 欧盟投入2.3亿欧元推进"太空计算2030"计划[36]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2025年5月成功发射"天算一号"星座[36] - 麦肯锡预测2035年全球太空算力市场规模达21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