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两部门:反内卷!依法治理光伏等产品低价竞争,指导地方梳理产能情况

核心观点 - 政策旨在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 通过优化产业布局 强化技术创新 扩大内需和深化国际合作 实现年均营收增速5%以上和规模以上细分行业增加值平均增速7%的目标 [4][7] 总体要求 -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 统筹供给和需求 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坚持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相结合 坚持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相结合 [5][6] 主要目标 - 规模以上计算机 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7%左右 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5%以上 [7] - 到2026年 营收规模和出口比例在41个工业大类中保持首位 5个省份营收过万亿 服务器产业规模超4000亿元 75英寸及以上彩电国内市场渗透率超40% [7] 产业转型升级 - 推动电子整机高端化 包括人工智能终端 手机 个人计算机 家庭网关设备 视听设备 服务器等迭代升级 打造新型显示 智能安防 车载计算 智能可穿戴等新兴产品 [7][8] -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打造国际领先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推动光伏和锂电池产业有序发展 依法治理低价竞争 [9][10] - 加强上下游对接 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深化供应链金融体系 [11][12] - 健全标准化工作机制 加快行业标准立项 制定重点领域标准化路线图 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 [12] -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制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推动专利池产业链整体布局 加强海外布局风险评估 [13] 市场需求挖掘 - 扩大新场景 提振传统电子产品消费 鼓励金融机构发展消费金融业务 支持可穿戴设备在医疗 交通 教育等典型场景研发 [14] - 培育新业态 推进电子信息基础设施和新型城市基础设施融合建设 提升智能产品适老化设计 支持汽车电子 海洋电子 航空电子 医疗电子等产业发展 [15] - 引导企业稳步走出去 举办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 落实自由贸易区优惠政策 打造国际影响力展会 [16][17] - 促进国际资源引进来 增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信心 优化外资营商环境 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 [18] -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帮扶企业应对国际贸易壁垒 稳定手机 电脑 电视等重点产品贸易水平 鼓励金融机构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 [19][20]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 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重大工程开工 编制产业链图谱 推动算力转换为生产力 加强CPU 高性能人工智能服务器等攻关 [20][21] - 强化集成攻关 推动短板产业补链 优势产业延链 传统产业升链 新兴产业建链 提高系统整体能力 推进北斗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21][22] - 加强基础技术研究 支持集成电路 先进计算 未来显示 新型工业控制系统等领域科技创新 布局光子领域 时空信息产业 RISC-V产业发展 [22][23] -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 推动创新型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落实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24][25] - 深入推动数字化转型 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普及应用 编制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 鼓励企业开展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评估 [26] - 强化人才资本支撑 实施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 强化集成电路等重点学科建设 发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 鼓励金融机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27][28] 保障措施 - 压实各地主管部门落实责任 实行台账式管理 定期评估举措落实情况 完善运行调度机制 每季度开展稳增长专题调研 [28][29] - 搭建沟通协作平台 总结推广稳增长典型案例 强化政策规划衔接落实机制 加强与其他行业在政策规划 标准法规等方面的统筹 [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