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捡钱”时代落幕:并购,成GP的终极考题
FOFWEEKLY·2025-09-10 17:54

核心观点 - 一级市场游戏规则发生根本性变化,并购成为投资机构必须掌握的核心能力,从“捡钱”、“抢钱”逻辑转向真正看懂产业整合终局的“赚钱”逻辑[2]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并购市场交易金额同比激增超50%,背后是成长型科技企业面临上市瓶颈、头部机构急需多元化退出路径的现实[2][13] - 并购浪潮下,投资机构需具备全方位能力,包括产业趋势洞察、标的估值、交易设计、资源整合及投后战略协同,并购正成为“能力型”机构展现专业实力、穿越周期的重要舞台[13] 美国股权投资与并购发展路径 - 美国股权投资经历“百年演进,四阶跃升”:19世纪末实业巨头注资重工业奠定产业资本化基础;1946年ARD创立标志现代风投诞生;60-80年代法律市场调整后硅谷科技浪潮走向繁荣;21世纪初进入全球化扩张;近年迈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的新阶段[6] - 美国并购市场呈现五次鲜明浪潮:19世纪末横向并购催生垄断;20世纪20年代纵向并购整合产业链;60年代混合并购实现跨行业扩张;80年代杠杆并购倚重债务融资;90年代战略并购追求协同效应且跨国并购激增[7] - 21世纪后美国并购市场聚焦科技、医疗等新兴领域,与股权投资科技创新导向形成更强联动,科技巨头通过持续并购吸纳新技术、扩展市场渠道巩固领导地位[7][8] 中国股权投资时代演进 - 1.0时代(2000-2015)互联网红利下的模式创新:依托电商平台、本地生活O2O、社交裂变等模式创新打开增量空间,投资机构凭借敏锐嗅觉捕捉流量红利即可获取可观收益,对产业底层逻辑和投后管理要求相对宽松[10] - 2.0时代(2015-2025)技术创新推动硬科技崛起:国家将硬科技提升至核心战略,国产替代与创新驱动双轮发力,投资逻辑摆脱简单流量红利范式,机构需组建专业技术团队研判技术成熟度与商业化路径,并具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的全周期投后赋能能力[11][12] - 3.0时代(2025-2035)并购浪潮下的产业重构:科技行业竞争加剧,大量中小企业面临集中度低、独立上市瓶颈问题,行业整合成为必然趋势,叠加一级市场退出压力加大及国家鼓励并购重组,并购成为股权投资破局核心路径[13] 海松资本的并购战略与能力 - 公司于2023年正式启动转型升级,将并购业务提升至核心战略层面,信心源于多年硬科技赛道深耕积累的独特优势[15] - 更懂产业:在硬科技关键领域构建成熟生态圈,依托关联产业资源与战略合作伙伴(如晶合集成、北方华创)打通产业端需求与技术端供给链接,通过生态圈基金实现资本端多元协同,形成产业矩阵相互赋能[16] - 更懂企业:核心团队多具备创业或深厚产业背景,能穿透技术壁垒评估标的竞争力与风险,并购后通过对接产业资源、支持技术迭代等系统性投后赋能,实现从资产整合向产业重塑跨越[17][18] - 更懂时机:在投资屹唐股份、地平线机器人等案例中准确把握行业爆发前夜关键窗口,依托产业认知和周期经验,在优质企业因周期性波动价值被低估时敏锐捕捉并购机遇[19] - 更加聚焦:始终聚焦先进科技、绿色科技和生命科技等核心领域,整合优势资源掌握行业动态与企业运营逻辑,在并购中精准把握机遇发挥协同价值,成为产业深度参与者而非资本观察者[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