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科&理想最新!OmniReason: 时序引导的VLA决策新框架
自动驾驶之心·2025-09-11 07:33

核心观点 -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与理想汽车团队提出OmniReason框架 一种新型视觉-语言-动作(VLA)框架 通过联合建模动态3D环境及决策过程构建时空推理能力 解决现有自动驾驶视觉语言模型忽略时间维度的问题 [2][6][7] - 框架包含大规模数据集OmniReason-Data(含OmniReason-nuScenes和OmniReason-Bench2Drive)和OmniReason-Agent架构 通过幻觉抑制自动标注流程提供密集时空标注和自然语言解释 确保物理合理性和时间连贯性 [2][6][8] - 在开环规划和视觉问答基准实验中达到最先进性能 平均L2误差0.34米 碰撞率0.40% 违规率3.18% 在CIDEr指标实现37.6%提升 BLEU-1提升100.1% 显著缩小自动驾驶系统与人类驾驶员差距 [3][25][26] 数据集构建 - OmniReason-Data基于nuScenes和Bench2Drive框架 包含高质量视觉问答对 涵盖静态与动态描述及四维域内因果推理和动作信息 通过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理解时空信息和因果推理 [6][13] - 采用统一场景感知标注流程 结合人类先验知识、任务分解和大语言模型推理 从多视角视频流和目标级空间标注生成语言-动作对 通过Qwen2.5VL 72B模型生成多步因果链 阐释代理行为、环境上下文和交通规则相互作用 [14][15] - 标注框架基于结构化场景分析 自动生成高质量可解释语言-动作对 减少幻觉现象 提供丰富多模态推理信息 确保数据集捕捉时间动态和因果关系 严格对齐现实驾驶场景 [8][15] 架构设计 - OmniReason-Agent为端到端VLA架构 集成稀疏时间记忆模块和解释生成器 通过知识蒸馏将专家决策模式和自然语言推理注入模型 实现上下文感知且高度可解释的自动驾驶行为 [2][7][8] - 稀疏时间记忆模块通过运动补偿、记忆感知特征传播和多模态融合实现时序一致感知 几何对齐补偿自车运动 记忆条件归一化传播对象状态 查询传播保持跨帧身份一致 在复杂场景下保持目标轨迹稳定 [18][20] - 采用复合损失函数对3D目标检测与结构化场景理解联合优化 包含目标类别识别、空间定位、车道及道路结构分析 通过加权损失平衡不同任务 [21][22] 性能表现 - 开环轨迹规划任务中平均L2误差0.34米 与ORION持平 优于BEV-Planner的0.55米和DriveVLM的0.40米 碰撞率0.40% 违规率3.18% 创最优纪录 优于BEV-Planner的4.26%和VAD-Base的3.82% [25] - 驾驶视觉问答任务在OmniReason-nuScenes基准上CIDEr指标提升37.6% BLEU-1提升100.1% BLEU-4提升224.0% 在OmniReason-Bench2Drive基准上CIDEr提升9.0% BLEU-1提升53.6% BLEU-4提升210.8% ROUGE-L指标持续领先 [26] - 消融研究显示环境描述使BLEU-1得分提升7.6% 动态对象描述将碰撞率降至0.37% 时序记忆模块使L2距离从0.38降至0.34 碰撞率从0.44降至0.40 交互率从3.65降至3.18 [27][28][29] 技术优势 - 框架独特支持零样本端到端规划能力 突破刺激-响应映射局限 实现对因果-时间推理原则显式落地 填补现有系统在建模动态环境刺激与车辆响应间因果关系的空白 [12] - 通过多模态监督和自然语言推理提升自动驾驶基准真实性、可解释性和覆盖度 为场景理解和动作生成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树立可解释性与真实性新标杆 [6][8] - 在安全性、舒适性和可解释性指标达到最先进水平 决策质量和解释能力显著提升 增强真实场景下自动驾驶可靠性和理解能力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