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动态与政策导向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于9月9日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已约谈主要外卖平台,平台承诺严守法规、杜绝不正当竞争、抵制恶性补贴 [2] - 监管下一步将密切关注行业竞争,要求提升服务质量、严守食品安全、保障消费体验,并督促平台合理控制补贴、避免冲击正常价格体系 [2] - 监管政策体现“既要促进正常市场竞争、展现市场活力,又要对恶性竞争进行严格限制”的“既要又不能要”逻辑思维 [3] - 工信部部长李乐成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绝不能容忍非理性竞争一夜之间毁掉企业和产业,此观念适用于所有领域 [6] 恶性竞争的定义与特征 - 恶性竞争在价格上具有整体性、危害性和长远性特征:由单个或少数企业引发产业整体价格竞争;使企业利润丧失殆尽并陷入危机,影响产业良性发展;导致低利润率或负利润率长期持续 [4] - 近期主要平台企业半年报显示,营收增加的同时利润出现暴跌,企业解释为战略性投入,但巨额补贴是关键因素 [4] -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4条明确规定,平台经营者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商家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扰乱市场秩序 [5] - 今年4月中办、国办《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要求防止经营者以低于成本价格开展恶性竞争 [5] - 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要完善低价倾销认定标准,禁止“低于成本+排挤对手”的双要件倾销行为,并首次将服务领域纳入监管 [5] 行业影响与市场观点 -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存在两种意见交织:一种认为是企业正常竞争行为,可静待行业新格局;另一种认为低于成本倾销会扰乱正常市场竞争秩序,属不正当竞争 [2] - 7月30日第一财经社论强调,不计成本的外卖补贴大战深层次原因是资本过剩,导致市场竞争进入非理性状态,潜在影响不容忽视 [2] - 真正的市场竞争应体现在服务效率、用户体验和技术创新上,而非“烧钱换市场”,尤其要防止滥用优势地位的行为 [5]
明确恶性竞争的界定,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第一财经·2025-09-11 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