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如何为LLM智能体编写工具?Anthropic官方教程来了
机器之心·2025-09-12 19:31

智能体工具开发新范式 - 智能体工具开发需要从传统确定性系统转向非确定性范式,因为智能体在相同输入下可能产生不同输出[8][9][10] - 工具效能是决定智能体完成任务效率的关键因素,需要专门为智能体设计而非简单封装API[1][10][41] 工具开发流程 - 构建原型阶段需向Claude提供相关文档和软件库信息,可封装在本地MCP服务器或桌面扩展程序中进行测试[16][17][18] - 评估阶段应生成真实使用场景的提示响应对,建议任务需要多达数十次工具调用进行压力测试[24][25][27] - 通过编程方式运行评估,Claude的交错思维功能可分析工具调用原因[28][29] 工具设计原则 - 工具数量并非越多越好,应优先构建少量高价值工具,避免功能重叠导致智能体分心[41][43][46] - 工具应具有整合能力,能一次性处理多个离散操作,减少中间结果消耗的上下文空间[44][45][54] - 命名空间划分可帮助智能体区分功能重叠的工具,按服务或资源加前缀分组效果显著[48][49][50] 工具响应优化 - 工具响应应返回高信号信息,优先使用自然语言标识符而非技术标识符,可将准确率提高显著[52][56] - 响应结构需匹配LLM训练数据格式,JSON/XML/Markdown等格式性能因任务而异[57] - 对大量上下文响应应结合分页、过滤和截断功能,默认限制25000个token[58] 性能评估指标 - 除准确率外还需收集单次调用运行时间、工具调用总次数、总token消耗和错误情况等指标[30][39] - 分析时应关注智能体卡顿点、工具调用指标和未明确表达的行为模式[33][34][35] 工具描述优化 - 工具描述应像向新团队成员解释般清晰,明确输入输出参数命名规范[64] - 对工具描述进行微小改进可大幅降低错误率并提高任务完成率,Claude Sonnet 3.5在SWE-bench评估中取得最佳性能[64] 未来发展方向 - 智能体交互机制将持续演变,包括MCP协议更新和底层LLM升级[66] - 通过系统化评估驱动的方法确保工具随智能体能力同步发展[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