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柯克枪击案背后的美国困局
第一财经·2025-09-13 12:21

美国政治暴力事件频发 - 美国近期发生多起政治暴力事件,包括犹他州知名保守派活动人士查理·柯克在演讲时遭枪击身亡,终年31岁[3][4] - 政治暴力事件呈现规模扩大和形式多样的特点,左右翼人士均成为目标,发生地包括公共场所和私人住宅[7] - 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项目追踪到2025年上半年超过250起针对地方公职人员的威胁和骚扰事件,较2024年同期增长9%[7] - 专家指出美国处在“暴力民粹主义时代”,暗杀、暗杀未遂或暴力抗议均达到历史高峰[8] 美国政治极化加剧 - 专家分析认为,美国自由派与保守派立场趋于极端,双方缺乏基本共识,妥协空间几乎消失殆尽[4][11] - 政治生态呈现“全赢/全输”的对抗思维,双方视对方为仇敌[11] - 盖洛普调查显示自称为“温和派”的美国民众比例从1992年的43%下降至2024年的34%,创历史新低[11] - 皮尤研究中心民调显示80%的美国成年人认为两党支持者在基本事实认知层面缺乏共识[11] 政治暴力频发的原因 - 民调显示舆论转向,尽管多数美国人反对政治暴力,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将其作为实现政治目标的手段,例如22%的民主党受访者认为某起针对高管的凶杀案至少“有点”可以接受[9] - 专家指出四种条件易导致政治暴力:民主体制迅速倒退、社会因种族等问题分裂、政治领导人容忍或煽动暴力、公民容易获得枪支,而美国正满足所有这些条件[12] - 暴力事件往往在选举期间激增,预测2026年和2028年的选举可能成为冲突爆发点[13] 事件反应与分歧弥合 - 柯克遇害事件后,美国两党前总统等高层领导人一致谴责暴力,呼吁进行和平辩论[15] - 然而事件迅速陷入党派争斗,双方互相指责,对事件成因的理解存在根本性分歧[15] - 专家认为,改变政治氛围需要政治领导人跨党派明确谴责暴力,并追究使用非人化或威胁性言论者的责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