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广东自闭症新生重新入学,专家:50%自闭症儿童可进入主流教育
第一财经·2025-09-16 19:56

文章核心观点 - 我国儿童自闭症患病率达1%-2%,患者数千万级,涉及家庭人口过亿,其中约50%可进入普通学校 [3] - 倡导“融合教育”需双向奔赴,普通教育体系应为自闭症儿童做出改变,而非单方面要求孩子适应体系 [11][13] - 当前自闭症干预领域存在资源供给短板,干预不足与干预失当现象并存,普惠性服务稀缺而市场化机构费用高昂 [15][16] 专家评估案例 - 两名职校入学遭拒的自闭症学生经四位专家评估后,校方当场重新办理入学手续 [7] - 评估从社会交往能力、语言交流能力、情绪稳定性等六个维度展开,确认学生具备基本学习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社交能力 [7][8] - 评估建议校方因势利导发挥学生长处,在学业上适度放宽标准,并做好前置性评估和预案 [9] 融合教育现状与挑战 - 自闭症学生入学后遭遇劝退事件从幼儿园到高等教育阶段屡发生,普通教育体系容纳程度不高 [3][13] - 学校对随班就读的自闭症儿童应提供个性化支持,如针对感知觉高敏感特质调整环境,并建立机制性补偿政策 [11][12] - 广州市探索建立“评估—安置”支持体系,并将特殊儿童转介安置纳入年度重点工作 [4] 分级分类服务与资源供给 - 广州市卫健委推行孤独症谱系障碍分级分类服务实施方案,根据智力、语言发展程度动态分为三类,实行差异化干预 [4][16] - 一线城市相对靠谱的康复机构年干预费用平均在十万以上,而普惠性、同质化诊疗干预的医生稀缺 [16] - 特殊教育学校资源供给存在短板,如将自闭症孩子与其他发育迟缓孩子同班教学,且面临学位不足需求增多的压力 [17] 全生命周期支持需求 - 需建立分层次、分阶段、个性化、全生命周期的综合干预模式,覆盖从儿童到中老年阶段 [15][16] - 青年期自闭症孩子仍需在儿科治疗,中老年阶段相关医疗保障和社会福利体系不完善 [16]